. 重庆渝北区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2007-10-10 ) 目录一、区域概况(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2、交通环境 3、幅员面积 4、自然资源 5、旅游资源 6、历史沿革 7、城市规划(二)人口状况 1、人口状况 2、人口发展特征 3、人口文化程度(三)社会文化环境 1、居民职业构成对购房的影响 2、文化教育水平及对购房的影响 3、居民主要价值取向 4、城市主要文化机构与设施分布情况二、经济发展状况(一) GDP 发展概况(二)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四)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生活水平. 三、重庆市房地产及相关政策环境分析(一)房地产政策法规(二)交通、道路等市政建设状况及政策意义 1 、半小时主城区建设 2 、市内道路建设(三)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及政策意义 1 、渝北区城乡统筹政策 2 、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四、渝北区房地产开发概况(一) 2006 年渝北区房地产开发概况(二) 2007 年渝北区中高档住宅楼盘概况 1、上半年建设用地态势统计分析 2、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概况 3、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特征(三)渝北区主要商业概况 1、专业市场,快速推进 2、特色商街,魅力凸显 3、商贸名企,抢滩渝北(四)渝北区航空城城市规划建设 1、规划范围 2、功能定位 3、发展目标 4、产业重点(五)城市开发及环境建设 1、房地产开发现状 2、绿地环境打造. 3、城市生态环境改造 4、硬件配套设施一览表五、对比区域经济及房地产开发对比(一)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1、国民经济对比分析 2、人均生产总值对比分析 3、对比区域从业人员情况 4、对比区域在职职工年均收入情况(二)房地产开发对比分析 1、2005 年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房地产投资总额对比分析 2、2005 年房地产市场情况对比分析六、综述(一)渝北区区区域市场综述(二)渝北区房地产市场综述(三)结论. 一、区域概况(一)自然环境 1、地理环境位于重庆市区东北部、嘉陵江与长江北岸的三角地带。东与重庆市长寿县接壤,南面毗连重庆市江北区, 西与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市相邻, 北与四川省广安地区华蓥市、邻水县分界;渝北的地势呈“三山两槽”地形,以丘陵分布最广,约占幅员面积的 50% 。本区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旱、云雾多、日照少的特点。. 2、交通环境渝北区境内交汇了渝长、渝邻、渝合、渝涪、渝黔等五条高速公路,西南面的龙头寺火车站、规划的轻轨三号线、以及紧临的寸滩集装箱码头,构建起“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3、幅员面积全区幅员面积 1452 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 72 平方公里, 辖 14 个乡、 21个镇, 622 个村, 4931 个村民小组。 4、自然资源现有野生动物 87 种,野生植物 97科、 219 属、 326 种。主要的经济林木有柑桔、柚、梨、桃、苹果、樱桃、枇杷、核桃、桑、茶、竹等。区内水资源丰富。长江、嘉陵江、御临河、地下水等水资源,理论蕴藏量 28000 千瓦,可开发利用约 14000 千瓦左右。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硫铁矿、砂金、含钾凝灰岩、石灰岩、石英砂、陶土、瓷土、耐火粘土等十余种。 5、旅游资源渝北区依华蓥,挟两江,旅游资源丰富,名山胜水、古迹园林、民俗风情汇萃而成独具魅力的旅游胜景。主要景点有: 统景风景区. 张关大型溶洞群碧津公园巴渝民俗文化村全景 6、历史沿革乾隆十九年(1754 )析巴县江北镇建置江北厅,由重庆府同知驻守。江北厅隶于四川行省重庆府。. 民国二年( 1913 ),改江北厅为江北县。1949 年11月30日,江北县解放,相继属川东行署壁山专区,四川省江津专区,重庆市,渝北区地区。1976 年再次划入重庆市。 1994 年12月撤销江北县,建立重庆市渝北区。1997 年重庆市直辖,渝北区升格为地级区。 7、城市规划渝北区是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重点区之一,由两路城区、龙溪城区、北部新区三大板块构成。两路城区:是全区的政治经理文化中心,是重庆向北拓展的特色“卫星”城市,已发展成为集商贸、旅游、住宅为一体的卫生城、花园城、文化城; 龙溪城区:位于主城核心区,是未来重庆的行政中心和次商务中心,形成美食城、休闲娱乐城、汽车销售城、建材经销城和高档住宅城"五城"; 北部新区:是重庆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都市风貌展示区; (二)人口概况 1、人口概况渝北区 2006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万人,农业人口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621 人。境内民族有,藏、土家、回等 17个少数民族共 229 人,散居全区各地, 占全区总人口的 %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单位:万)
2007年重庆渝北区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