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征 写出个性
张 坤 我们写人时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住肖像特征,再现人物风采。
肖像描写,是指对富于特征的人物外形――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的描写。它是人物形象。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子, 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这处心理描写,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了人物的崇高心灵。为文章增添了亮色,使得人物形象丰满、逼真、有立体感。
三、抓住动作特征,表现人物性格。
动作描写是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动作描写要求生动、具体、细致。要完整地描绘每一动作的前因和后果,表现动作发生、发展乃至结束的过程,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印象。要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在一系列动作中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思想,进而使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完整、立体化。我们写人时如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可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如:
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水浒传》)
这里的“揸”“一掌”“一拳”连接动作,正如金圣叹在眉批中所批:“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描写鲁智深的这些动作,做到了充分的性格化。读了之后,鲁智深那粗鲁豪放,疾恶如仇的性格活灵活现在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四、抓住语言特征,刻画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写人的文章要想把人物写活,是离不开语言描写的。“言为心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如有篇《比赛》写“我”和阿根哥比赛割麦的一段:
“小妹妹,别学着大人讲话,要同你比还不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稳拿。”
这话可把我说炸了,我一声不吭,急起直追。说实话,阿根哥的体力,在村里来说,额角上放扁担――一头挑。我这毛头姑娘,就是浑身挥动,也斗不过他一只胳膊。
这段话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用的都是平常的口头语,既写出了阿根哥对“我”的善意的逗趣,又写出了“我”好胜的心情及憋着气干的神态。这些语句非常自然、亲切,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且非常风趣,烘托出热情欢乐的劳动气氛。
我们写人时,除了可以抓住人物的这些特征之外,另外我们写作之前还要细细的观察人物,找出这个人物不同与另一个人物的特点来,然后抓住人物的独有的特点来写,这样才能够把人物写活,写生动。
我们的“野蛮老师”
□王朋
“喀嚓”!我们的“野蛮老师”又来操场“扫荡”了。我们这些躲在草丛里的“鬼子”都吓得心惊胆战。“我――的――天――啊!”我在心里暗暗叫苦。(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人物已呼之欲出了。)
听了这段介绍,你肯定也有点毛骨悚然吧,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呢!
无论开会还是上课,都少
抓住特征 写出个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