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语] 话语分析二十年 2 找论文首页-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保存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3 [ 外语] 话语分析二十年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文章类型:外语加入时间: 2005-4-8 0:17:34 4 话语分析二十年提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追踪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 诸如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划界、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 也作了介绍和归纳。本文还着重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学科近些年研究的新动向。 5 关键词:话语分析、篇章 1 9 5 2 年, ZelligHarris 写了一篇题为“ DiscourseAnalysis ”(话语分析)的论文,刊登在 Languag e 杂志上。此后, DiscourseAnalysis 这个术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一批研究者相继步入这个领域,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在欧洲, Hartman,Schmidt 等人开始从事话语分析, 捷克斯洛伐克的学者对 ment 等概念很有兴趣,这引起了他们对话语结构的重视。由 Halliday ( 1961 ) 发展而来的“系统功能语法”, 不只对句子的主题结构进行分析, 而且还对句子和话语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美国, Hymes (1964)编的 LanguagEinCultureandSociety (文化和社会中的语言)问世, 书中已经注意到“言语交际”的形式, 并进行了“讲话形式”等课题的研究。 Pike 对语言和人类行为语位的研究, 也促进了话语分析的发展, 他和他的追随者对土著语中叙述体的研究一直与话语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段时间的研究是话语 6 分析的萌芽时期, 其特点是各自进行一些零星的研究, 还未形成系统,其影响也不大。 70年代( 包括60年代底), 从事话语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大批出现,一门新学科的雏形开始形成, 在语言学界引起了重视。 、论文集和专著的出现这段时期, 研究话语的论文大量出现, 专著和论文集也出了几十部。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 reference (指称), deixis (指示), anaphora (回指), context (语境), ment (话题和述题), cohesionandcoherence (外在接应和内在接应), substitution (替换)等等。 7 有影响的论文集有: StudiesinTextGrammar ( 篇章语法研究, PetofiRieser(eds.),1974 ) ;:BasicQuestionsofText linguistics (篇章和句子:篇章语言学的基本问题, Petofi(ed.),1978 ) ;CohesionandSemantics ( 外在接应和语义学, stman(ed.),1978 ) ,PapersonDiscourse (话语论文集, Grimes(ed.),1978 ) ;FrameConceptionandTextUnderstanding (框架 概念和篇章理解, Metzing(ed.),1979 ) ; ntax ( 句法和语义学, 12卷: 话语和句法, Giv n(ed.),1979 ) 等等。这时期有影响的专著有: Suprasegmentals (超语段, Lehister , 1970 ); SomeAspectsofTextGrammar (篇章语法的若干问题, vanDijk,1972 ); TheThreadofDiscourse ( 话语的条理, Grimes,1975 ); DilemmasofDiscourse ( 话语的二难推论, Wooton,1975 ); CohesioninEnglish (英语的外在接应, Halliday,1976 ); CohesioninLiteraryText (文学篇章的外在接应, Gutwinski,1976 ); TextandContext (篇章和语境, vanDijk,1977 ); OnUnderstandingGrammar (理解语法, Giv n,1979 )等等。 8 . “话语分析”形成的动力和原因 70年代的研究相对60年代来说,既有持续又有变化。传统的语法分析已受到挑战。话语分析者在传统语法分析中,加进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变异、言语行为、会话、独白、篇章结构、交际活动、认知和语境等等新的概念。这段时间的研究为80年代话语分析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话语分析之所以在这段时间中形
[外语]话语分析二十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