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目·心·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目· 心· 理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而写景状物作文又是学生常写的一种文章样式, 是作文家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写好这类作文, 笔者以为, 必须唱好“以目观物——以心观物——以理观物”三部曲, 按照三个阶段,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目观物”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再现景物, 写成文章。这是写景状物作文的第一阶段。没有这个基础, 后面的东西便成了空中楼阁, 因此在此阶段, 要引导学生戴着“有色眼镜”观察景物,描其形,绘其色,念好“准、细、顺”三字诀,把景物描摹准确、细致、有序。观之以目,首先要准确,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征,真实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写景状物的基本功。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诗”:“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溥波”把鹅状写得准确传神,吟咏该诗,一幅“春鹅戏水”的水彩画就历历如在目前。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魅力呢?我以为就是得力于“白、绿、红、青”四个表色彩的词语准确地再现了描写对象, 从而产生很好的审美效果。可以说“准确”是一篇文章的生命,如果不准确,即使写得再精彩、 2 再生动,也只能是败笔。“以目观物”做到“准确”了,还必须“细致”。如果不“细”,文章就会患“贫血症”,像个“瘪三”。这也是学生常犯的毛病, 一些学生写景状物三言两语, 寥寥几笔。虽然准确, 但空洞无物。这就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尽量细一此, 角度多一些,视点小一些。那些写景状物的经典名篇无不是在“细”字上下功夫, 刻画出一个个精彩细致的特色镜头。如宗璞的写景名篇《紫藤萝瀑布》不仅准确写出紫藤萝整体象流动的瀑布, 还从局部细致刻画一穗花、一朵花的花苞与花舱的风姿以及颜色光彩的细微变化。细致了, 文章才会具体, 内容才会丰富。一些学生的“瘪三”文章,必须从“细”字入手,观之以目要洞烛幽微,明察秋毫,使景物纤毫毕现。写得“细”, 内容自然多, 各个景点, 千头万绪, 万头攒动, 这就要讲究“顺”字,就是要理顺,有次序。这样既能欣赏美好的景物,又不致眼花缭乱。如朱自清的《春》,景物写得够多、够细的,但他按着“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这样的顺序,把原本杂乱无章的景物组合得整整齐齐; 《济南的冬天》所描绘的“山雪”之景也依着山顶、山尖、山坡、山腰的顺序一路写来,写得有条不紊、丝毫不乱; 《紫藤萝瀑布》按着“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先写紫藤萝的整个印象, 再写它的每个细部, 使景物显得错落有致、富有层次。在“以目观物”时,要引导学生找准观察点,安排好观 3 察顺序,以此来布局谋篇。“以目观物”除了要做到“准”、“细”、“顺”以外, 还须切忌机械描摹、贪多求全。有的同学写景生动细致全面, 甚至把自己所见的一股脑儿写进文章,这就要采用“框景之法”,学会取舍。你看“框中之景”,“框”丢了其他多余的东西,景物反而更加鲜明突出,写景不能贪多求全。古语说: “石有三面, 佳处不过一峰; 路有两面, 幽处不逾一树”, 写景要对准最能激发人们美感的“一峰”、“一树”,用形象、生动的文字加以描绘,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视之则锦绘”的状物文章来。二. 以心观物所谓“以心观物”就是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观照景物, 正如王国维所说: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其实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是没有的, 其中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真所

目·心·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64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