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虚饰、矫情——学生作文大忌因为工作的关系, 前不久我在省某市一所知名中学, 听了一节高三年级的作文评改课。应该说, 教者还是一位蛮不错的的青年老师: 有很好的教态, 很好的普通话, 教学中也不乏必要的师生间的交流; 而且, 他还动用了微机——尝试多媒体运用于作文教学。若按常规评判起来, 我或许应该为这堂课说一点赞许或者肯定的话。但是, 最终我在基本肯定了教者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后, 对这堂课取了基本否定的态度。因为我看到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在引导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上, 所反映出的背离生活的虚饰和矫情。而这一些, 恰恰是学生作文大忌, 我们的老师却又往往乐此不疲。看看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一篇讲评范文: 微笑秋风,秋雨。我站在公共汽车的标志牌下,很长时间了, 车还没有来。我的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的坏心情被天气和喧闹的环境搞得更糟了。不知不觉间, 我的一侧身子转 2 到了防雨棚边上,我感受到了雨的凉意。“姐姐,你应该向里站一下,要不会感冒的。”我吃了一惊, 从沉思中转回了我的思路。原来我旁边站着一个活泼的小男孩,正朝我微笑呢。这意外的关心使我的心情好了许多。我也笑着向他点点头, 不禁想起了另一个温暖的记忆……我上小学时的一次作文课, 老师把我的文章当作范文念给同学们听。我听到老师的表扬, 真是美得不得了。正当我得意的时候,一个同学忽然说: “她是抄了这本作文选。”又把作文选上的情节读了一遍。内容居然真的和我的文章差不多!我的心情猛地掉到了谷底。当我抬起求援的眼睛望着老师时, 看见老师正在微笑着看着我。她和蔼地说:“这两篇文章讲的事情差不多, 但各有特色, 不是抄的。”我的心这才平静下来, 脑海里留下了老师那信任、鼓励的微笑……上次离家去学校对, 我也从母亲身上读到了这种微笑。因为成绩下降。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 但母亲的微笑帮助了我:“我知道你能行的。”她说这话的时候微笑着看着我。三个关怀的微笑,这温情、关爱信任的微笑啊,在刹那间重叠起来,我的心情顿时欢快起来。这篇范文,源于一则训练材料(要求根据材料写一篇记叙 3 文): 秋风,秋雨。在等车的焦急的寂寞里,忽见一个小男孩冲我微笑……于是想起另一个人的微笑,那是我的一位小学老师……又是一个回忆,我的一位亲人……三个笑容,聚拢起来,融化在一起。我的心感到温暖,充满光明。应该说,《微笑》在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 写得还是很精致的。它把材料提供的几个部件, 按比例放大, 然后拼装组合起来,就有了这样一个有关“微笑”的虚拟的故事,还有那粘合在一起的虚拟的情感。文中所透露的这种决不可能的存在,又一直为我们所津津乐道,为学生的作文所效仿。听课当中,我的脑中也在印了一连串的疑惑: 首先,三个微笑与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的坏心情各 4 有怎样的联系;其次,三个微笑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再次, 在“秋风、秋雨”的当时,如此的坏心情,是否会生出这许多的微笑; 又次, 互不相干的几个微笑叠印在一起, 是否就会使这种坏心情变好等等。同时, 我还想到:“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的坏心情”,第一,这是一种别人替代不了的感受; 第二,这是一种不可以某种抚慰就能平复的心情;第三,这也是一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大起大落的情感。然而,居然就有了这三个微笑,而且这三个微笑居然就使这种“被天气和喧闹的环境搞得更糟了”的“因考试成绩
虚饰、矫情——学生作文大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