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大家知道, 中学写作教学的目的非常名确, 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 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 从九九年开始,我们试着指导学生写起了“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 分组轮流写作, 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训练两年多来,效果很好, 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启发了学生感应生活信息, 领悟生活哲理的能力。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一“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 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一直是教师命题, 学生写作; 而许多老师的命题, 又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情。因此, 尽管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 但终究收效不大; 相反, 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 如他们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畏难心理, 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种, 怎能写出情文 2 并茂的佳作, 写作教学又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所以,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须另僻佳径, 这便有了“循环日记”。对这种新的形式, 学生感到新奇有趣, 加上教师事先积极组织发动, 所以学生都跃跃欲试, 真正踏上了“吾手写吾心”的道路。 2 .真情是生活的结晶“循环日记”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少讲规矩要求,让学生尽情发挥, 没有了顾虑, 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 审视自己的心灵, 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 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 文思泉涌。有了生活, 有了真情实感, 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 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 3 .竞争是激励的手段“循环日记”诞生后,由于每一天的日记都要与大家见面, 还要接受同学的批评, 优劣高下便显而易见, 同学的中肯评价又很快反馈给本人, 这样, 每一个轮到的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去写,去改,力争写出最高水平, 竞争中, 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写作能力便也不断提高,这 3 恐怕是“循环日记”能循环下去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二.“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实验程序。〔一〕建立组织 1. 全班分若干组, 明确组长及组员顺序, 可定期调整。 2 .推选若干学生任评委, 语文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二〕明确要求 1 .一组一本日记, 各组内组员依次轮流写作, 每天一篇, 内容、体裁不限。后一名学生要先做读者, 评前一名学生的日记, 并定下评语, 然后在做作者, 也写一篇日记供交流。 2 .一轮回一评比, 评委在教师指导下公开公正操作。 3 .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表达是否顺达。 4. 评比项目是全班最佳小组若干个, 最佳作者若干名, 4 最佳读者若干名。〔三〕若干组学生同时创作〔四〕评委记录 1 .总体创作情况评价。 2. 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名单及中选的理由简述。 3 .合理化建议。〔五〕奖励措施 1 .课堂表扬, 公开朗读。 2 .校刊登载或县、市文学刊物推荐。三“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实验效果。 1 .一石激起千层浪 5 活动伊始, 学生热情高涨, 群情振奋。两年多来, 大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写作欲望,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把写作当成一种需要, 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表现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80
  • 文件大小74 KB
  • 时间2017-06-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