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政府调研报告怎么写.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政府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了一条扶贫移民搬迁的成功之路。平山县位于冀西太行山区, 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即便到了本世纪初,该县仍有贫困 175 个, 贫困人口 万人,其中人均收入 625 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 8 万人, 625 元一 820 元的低收入人口 万人。从 2001 年开始全县实施“万人搬迁扶贫工程”,截止目前,全县投入并整合各类资金1. 25 亿元,搬迁人口 3191 户, 10126 人,使一大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引起多方关注,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一、实施“万人搬迁扶贫工程”的起因平山县“万人搬迁扶贫工程”是县委、县政府多年来扶贫开发政策的延续,是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积极探索。最直接的原因是 199 6 年和 1998 年两次特大洪灾在乎山县的领导干部中引起的震动。在这两次洪灾中,全县因灾死亡 104 人。对人民群众生命的痛惜和生存环境的关注,推动了一次全县范围的特困人口生存状况摸底调查。县委、县政府组织带领扶贫、民政、发改、财政、公安、土地、水利、交通、卫生、教育、电力等十几个部门,深入平山县最偏远的山区乡村调查了解情况。此次调查历时 3 个月,行程 2000 多公里, 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全面掌握了平山县特困人口的生存状况,在全县 24 个乡镇, 717 个行政村, 1042 个自然庄, 45 万人口中,涉贫的有 13 个乡镇, 121 个行政村, 257 个自然庄,总户数 3191 户,总人口 10126 人。这些贫困村人均耕地 3— 4 分,大多是坡岗旱岭,草帽田,地处偏僻,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不足 500 元。主要表现在水、电、路、讯、医“五难”问题上: (一) 人畜饮水困难。全县共有 9 个行政村, 8 个自然庄,涉及 525 户, 1635 人。饮水最为困难的是北冶乡清风村的榆林会自然庄,全村 26 户, 116 人,只能靠 2 个水窖吃水,遇到干旱,水窖无水,只能到 5 里外的河沟取水。大部分村庄为季节性缺水,旱季需到3 里外的地方挑水,缺水时间最长的达半年以上。(二) 用电困难。全县共有 8 个自然庄,涉及 36 户, 98 人。主要分布在王坡、孟家庄、杨家桥三个乡镇。王坡乡的冷泉村萝卜夹自然庄、沿庄村马圈沟自然庄、二青炭马沟自然庄,孟家庄镇北坪村西沟自然庄、杨家桥乡河西头村的黄毛沟自然庄在 2001 年前没有通电。(三) 交通困难。全县有 4 个行政村和 27 个自然庄不通公路或路况极差,涉及 449 户, 1510 人。其中有 19 个自然庄, 211 门,不仅不能通汽车,甚至不能通行三轮车。还有个别自然庄的出路,只是一条羊肠小道,连自行车也不能通行。(四) 通讯缺失。多数贫困村,由于地处偏远,缺少电话、手机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电视收视困难,信息闭塞。(五) 就医困难。居住在大山里的上万群众,看病就医困难。很多村庄都是医疗白点村,不仅没有卫生室,连个乡村医生也养不住。多年来,这些贫困村始终没有摆脱“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不到 10 %的人口享受着全县 80 %左右的救灾粮、救济款,迫使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对特困人群实施搬迁的决策。二、实施“万人搬迁扶贫工程”的原则和基本形式搬迁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经过多次摸底,反复论证,平山县逐步制定并完善搬迁原则,即:政府组织,社会参与; 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鼓励搬迁,迁留自愿;区别情况,分类安置;政府补偿,自力为主;指令安排,项目扶持。这个模式主题明确,内容全面,切合实际,便于操作。据了解,该县对特困户实施搬迁的具体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一) 自然庄向主村搬迁。考虑到行政区划与当地生活习惯,主村有接受能力的应以此方式为主。在整个搬迁工程中,这种方式最受群众认可,搬迁人数达到 1917 户, 6211 人。(二) 异地“插花”安置。插村安置是将人口较多的自然庄及行政村的群众分散转移至生存条件较好的乡村。安置地点以平山、回舍、岗南、温塘、大吾等平原、丘陵区乡镇为主。这也是一个重要形式。平山县以这种方式安置 217 户, 665 人。(三) 异地搬迁建安置小区。在土地宽广的乡村选址征地,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土地开发及饮水、交通、电力、通讯等项配套工程, 建设安置小区,将 34 个自然庄的群众集中搬迁安置。目前投资 2507 万元共建 6 个小区,安置搬迁群众 1053 人。(四) 几个自然庄合并建新村。古月镇玉皇阁村原有 42 户, 125 人,分散在 6 个自然庄, 集中搬迁建了新村。东回舍镇新升村也是由深山区 4 个乡镇, 11 个行政村的 37 户, 146 人集中迁建。(五) 本乡镇内“插花”安置。由所在乡镇负责将一定数量的搬迁户安置到本乡镇

政府调研报告怎么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154 KB
  • 时间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