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数学的研究方法和课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中学数学的研究方法和课题一所学校、一个县、乃至一个地区, 要在国内的教育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关键是要有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一个比较优秀的教研组,应该有一支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教师队伍。她包括: 各年级的教学人材; 毕业班的把关教师; 学科竞赛的教练员、辅导员; 教改探索、实践与总结方面的人材;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材;等等。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教学风格。她包括: 师德方面:师生情感应该是非常融洽,其关系应该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 与同事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式的, 教学方面应该是相长的; 与领导的关系不应该“你是领导, 我是群众”——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 总之,师德是一个教师成为好教师的首要条件。修养方面:由于每个人受教育的环境、程度不同,加之遗传因素,每个人的修养也会各不相同。但作为一个好教师, 应该具备很好的修养。例如: 有些教师教学水平等各方面都不错,但就是看不起比他差一些( 仅仅是某些方面) 的人,其结果, 往往是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 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处理不好; 也有一些人, 做了一些事, 生怕人家不知道, 总要想尽办法让大家知道; 还有一些人, 也很认真地工作, 但一 2 边做工作, 一边哇啦哇啦地发牢骚。其结果, 在领导、同事心目中,“你好什么”——功过对消, 甚至还过头些; ……这些人往往修养较差。要知道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是非常要紧的。教学方面:上课特别清晰、风趣幽默;板书特别有条理, 字写得特别漂亮;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特别强;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有独到之处; 教学手段的使用高人一筹; 教材的挖掘比别人深; 能根据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进行非常有效的教学( 如概念课的开头很有特色, 习题课的选题特别典型, 思维过程的分析特别好, 复习课的归纳高人一筹) ;等等。解题方面: 解题能力特别强, 能解一般教师解不出的题目; 解题特别仔细, 能将一般教师不易想到的各个方面, 各种情况都能考虑到。研究方面: 很有文采, 文章写得很好; 能够把一个特殊的问题推广到一般的情况;能从一些个别的题目中,总结出对一类问题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果、方法; 能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课题研究;等等。要求每位老师都成为“全材”是不科学也是不实际的, 但要求每个老师至少擅长于一、二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并有所成就,是应该且也是能够做到的。今天,结合自已在教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和大家谈谈: 3 中学数学的研究方法和课题方法篇教师的工作,归纳起来是二个方面:一是教书育人;二是教学研究。对于多数教师来说,很重视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无凝是对的。但对于教学研究就不那么重视, 认为可有可无, 或者认为这是高校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研员的事, 或者认为“教书育人”与“教学研究”不能两全。其实“教书育人”与“教学研究”尤如一只鸟的两只翅膀,缺少任何一只就不能起飞;如果“教书育人”这只翅膀很发达,而“教学研究”这只翅膀很小,只能在小范围里产生一些影响;如果“教学研究”这只翅膀很发达,而“教书育人”这只翅膀很小,虽然在较大范围内能产生一些影响, 但在小范围里并不被人重视甚至还会给你的研究工作设置一些障碍。所以,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两方面兼顾的。评价一个教师,主要是评价这个教师在这两个方面有多少成果。一、要有目标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如达到了一定的教龄就得评一级、高级职称, 并打算一次就成功; 总想自己的学生成绩好些再好些; 人达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得成家, 自己打算找一个怎样的对象; ……。要想在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做出一些成绩, 4 也应该有自己长期的、中期的和短期的目标。要想干好一件事,就必须对她倾注全部的精力,要爱这件工作。作为教师, 要想把工作做好, 首先要爱教师这个职业, 不论社会上的大气候怎样变化,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不能变。要热爱自己的学校, 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想搞好数学教学研究, 也同样要有执着的爱。要想在教师这个职业中干出点名堂来, 除了要有执着的爱以外, 还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应体现:1. 目标的可达到程度;2. 目标的阶段性。有了爱,就会有远大的目标,有了远大的目标,就会产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切不可因为社会气候的变化或某个领导的好恶而动摇自己的信念。人云亦云, 终将一事无成。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1. 引伸与推广。对已知命题、课本题目进行引伸、推广, 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有很多数学竞赛题和高考题的“影子”就在书上, 就是通过引伸、推广而获得的。例1在,中, 边上有 100 个不同的点、、……,记、2、…、 100) , (1990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这道题目的原型是原初中《几何》第一册复习参考题的第 10 题: 5 在中, 是中线, 是高,求证. 若

中学数学的研究方法和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103
  • 文件大小97 KB
  • 时间2017-06-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