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教学观念应该更新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化。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有哪些观念应该更新呢? 第一、设置作文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较多地把作文课看成是教授学生“写写弄弄”的课程。似乎写好了文章,就是作文课的最终目的, 其实不然。在作文的时候,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可以说,没有已上的五种能力,几乎就写不好作文。那么, 反过来,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 几乎可以说就是在帮助学生们训练以上所说的五种能力。在此,特别有意义的是,创造心理的形成正是以这五种能力为基础的。因此, 以上五种能力的集中体现, 也就形成了创造的能力。由此, 我们又可以说, 作文, 就是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程。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作文, 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积极手段。具有这种观念, 无论对于作文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作文教学内容的革新,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二、作文课有着比其他课程宽泛得多的容纳机制。写作,或者说作文课程,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应用或 2 工具课程, 它有着比较软化的、比较宽泛的容纳机制。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 反之, 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如果这样来看问题, 则作文课就应该有远为深厚的表现内容和宽广的表达方式。在作文课上, 不但可以写“我的妈妈”、“我的老师”、“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等传统的题材, 还可以写有关科学实验的报告、写数理化的研究过程、写工作和学习的总结报告、写某一种新式工具或服饰的设计、写某一种活动策划书、写一种商品的宣传广告、写英文学习中的艰难困苦、写对克林顿绯闻的看法、写对南联盟问题的认识,等等,等等。写作的题材一旦推广到无边无际的一切生活和学问的空间, 就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使作文变得越来越贴近生活和实际,越来越成为学生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第三、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必须注意学生写作前和写作中的思维训练。作文过程中,总是先有思维而后有文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文字故不可不讲究, 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也不可不重视。以往的写作教学, 往往重文字生成的结果而轻文字生成前思维启动阶段的训练, 这可能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盲点”。在学生写作前阶段,应该而且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使学生出现类似“人来疯”的情绪,诱导其产生写作的愿望和动 3 机,出现写作的情绪和感受,这就是写作前的思维“热身”或者感情“激发”或者外国人所说的“大脑风暴”( BrainStorming ), 有了这“热身”或“激发”或“风暴”, 就有可能使学生出现写作的思维热点, 然后在比较自然的心理状态下形成情绪的宣泄。只有这种自然的而不是强求的文章, 才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感情。只有在这种经常不断的思维训练中, 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机制。第四、写作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也许比教导学生的写作技巧更为重要。作文确需“规则”和“技巧”, 但在怎样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把“规则”和“技巧”教授给学生,使他们不至被这些戒律束缚而疏离了对作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亲和力, 却是一种重要的作文教学艺术。对于接触作文不久的初中、小学生来说, 这些作文的“清规戒律”似以少说或略说为好。即使非说不可, 也最好在非常形象的前提下
作文教学观念应该更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