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赣州旅游文化
浅谈赣州旅游文化
摘要: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和下辖县市最”。
郁孤台
郁孤台,赣州旧八景“三台鼎峙”中三台之首。它的建成年代最迟在唐朝代宗之前,这可以从唐朝刺史李勉诗中推究。他的“心在魏阙”典与宋苏东坡“绛宫明灭似蓬莱”
诗共闻名,尤其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吟诵的千古名作《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灿烂词句,令郁孤台更加名扬天下。
八境台
八境台,赣州八景的文化源头,也是欣赏三江合流的最佳景点。它踞于龟角尾古城墙上,宋代孔宗翰初建时名“石楼”。石楼与当时的章贡台、白鹊楼、尘外亭、皂盖台、郁孤台、马祖岩、峰山共同构成了赣州宋八景,特别是苏东坡为赣州八景题咏诗赞,更是把它推向了赣州的文化制高点,并一举开创了赣州乃至中国“八景文化”的先河。1985年12月,八境台被定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景点。
(4)灶儿巷
灶儿巷街区,又是古代赣州城最有代表性的街区之一。这一带的街巷保留有清代至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多处,建筑风格亦呈多样化,既有赣南的客家建筑,又有精工细作的徽式建筑,同时还有明显带有吉安、南昌一带建筑风格的建筑和典型的西洋式建筑,在部分街区,还保留有跨街的门洞,充分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多元性。灶儿巷街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古代建筑相对集中,传统风貌保存完好,是一处具有
较高历史价值、文化景观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至今,街区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主要建筑有筠阳宾馆、宾谷馆、群仙楼、新安书院、东门井及万源酒栈旧址、老古巷跨街门洞、赵公庙旧址等建筑风格各异、建筑功能多样化的古代传统建筑。
客家摇篮
客家风情,是赣州的特色。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集散地和聚居地。在赣南800多万人口中,95%以上属客家人。客家人以智慧、勤劳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保留了淳朴的客家风情。赣南采茶戏、于都客家琐呐、兴国山歌、石城灯彩等浓郁的客家文化,各具特色、千种百样、异彩纷呈、奇妙迷人[4]。
(1)客家围屋
客家民居是客家家族文化的载体,其以建筑结构的严谨性、建筑功能的实用性、建筑艺术的审美性和家族思想及宗教信仰结合的巧妙性闻名于世。客家民居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窟洞、云南的一颗印和广西的杆栏式共称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客家民居又称客家土楼,有方楼、圆楼、围龙屋、五风楼、围楼等形式。
客家美食
餐饮是旅游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重头戏,客家人饮食风味独特。其中客家菜是粤菜系列的三个流派之一,客家菜保留了中原古食的特色。酿豆腐、盐鸡、客家扣肉等都是客家菜的重要代表。客家食疗文化也很出名,客家地区因山多林密,中草药类型丰富客家人常用草药和野菜制成各种佳肴[5]。
客家风俗
客家民间艺术有宁都道情、赣州灯艺、赣州采茶歌、采茶戏、兴国山歌、花篮灯等艺术形式;民俗礼节资源有筷礼、送果子包、穿木屐、婚娶仪式歌谣等[6]。
生态赣州
生态赣州是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山水旅游文化品牌。赣州境内群山连绵,江河纵横。山以水奇,水以山秀,奇山秀水构成了赣州独特的山水风光,以及由此形成的怡情养性的山水文化。山水文化作为自然类旅游资源,其文化是通过人类的山水审美思维体现出来的[7]
赣州旅游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