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论文2篇
第一篇
1、AMI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初期的重要措施,这是为了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还可以使促进梗死灶周围侧枝循环的形成,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措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论文2篇
第一篇
1、AMI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初期的重要措施,这是为了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还可以使促进梗死灶周围侧枝循环的形成,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第l~3日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洗漱、排便等均由护理人员帮助料理;第4~6日可在床上活动肢体,无合并症者可在床上坐起,逐渐过渡到坐在床边或椅子上,每次20分钟,每日3~5次,鼓励病人深呼吸;保持环境安静,清洁舒适,限制探视,减少干扰。协助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压疮。第2周后开始在室内走动,逐步过渡到室外行走自己洗漱,就餐。根据病情和对活动的反应,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
:充分吸氧可吸氧改善心肌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疼痛,缩小梗塞面积。一般临床上采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天,流量(4-6L/min),以后间歇吸氧,流量为(1-2L/min)。同时要保持鼻导管的通畅,防止分泌物堵塞。吸氧过程中,应经常巡视,保持鼻导管、鼻塞通畅,湿化瓶要及时加水,保证氧气充分湿化后吸入,减轻氧气的干燥及刺激作用;吸氧时清洁鼻孔,每24h更换1次吸氧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10],灭菌湿化水每24小时更换1次,减少肺部感染。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2小时之内极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为了急救用药,必须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常规选择左侧肢体置静脉留置针,同时避开右侧肢体以便行PCI治疗。
: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因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派专人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有效的止痛镇静措施不可忽视。需注意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这些情况需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的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表现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波动,致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高,血压上升,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心绞痛发作,诱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护理人员应及时分析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原因
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论文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