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的新农民教育
李红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目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是很高,这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浅谈新农村的新农民教育
李红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目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是很高,这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出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农民。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农民呢?
一、新农村的新农民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首先要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无论他们是否接受过国民教育,无论他们的年龄大小、学历高低,都必须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和愿望。而且,他们要能够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二)现代化的思想观念
新农民一定要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意识上不再把农民当成是低人一等的人,不再把从事农业劳动当成低人一等的职业,从而在内心深处热爱农村,愿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思想观念上崇尚科学,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还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保护意识。
(三)现代生产技能
在农业生产中,许多农民的技能主要来自长辈的言传身教和个人多年的劳动经验。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民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必须要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并把现代的生产技能应用到农业实践中去。
(四)全新的创业意识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农民要有灵活的经营头脑和全新的创业意识,能够通过创业来适应新的形势,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通过创业增加个人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问题。这就需要新农民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有综合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找准突破口,创立自己的事业。
二、加强新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一)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目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业人口中,%,%,%,%,%。显然,农民的这种文化素质状况,很难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民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与农村能否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确保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而且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多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增加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容,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样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一定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开设课程所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把这些生活、生产知识传输给长辈。这样,既能提高长辈的科学
浅谈新农村的新农民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