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不搞“一刀切”
付朝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沿着正确方向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根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不搞“一刀切”
付朝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沿着正确方向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根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9月26日,《规划》正式对外发布。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规划》有关情况。《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
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22项具体指标,首次建立了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规划编制不能搞“一刀切”
国家发改委作为《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总结了过去发展过程中哪些经验教训?针对这一问题,张勇表示,经验就是不能搞“一刀切”。中国不同地域农村的差异非常大,不能定“一刀切”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指标和目标。要遵循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指标,《规划》提出要区别对待,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实际情况的不同、差异的客观存在进行区别处理。
《规划》把现有乡村分成了四类:一是集聚提升类,二是城郊融合类,三是特色保护类,四是搬迁撤并类。针对这四类不同乡村,分别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原则、方向、目标和任务。“当然,因为中国的农村太多,这四类也不可能涵盖全部的乡村,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方向,各地还要在这四种类型基础上,结合实际划分本地区的乡村类型并区别对待。”
《规划》提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集体经济实力强的乡村,到2022年,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其他大部分村庄,目标任务就不能像东部沿海农村定得那么快、那么高,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点要到2035年。贫困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可能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这就要区别农村的实际情况,防止一哄而上、‘一刀切,盲目制定一些高目标,还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在2020年以前,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不一样,最优先、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规划》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第一场“硬仗”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要打的第一场“硬仗”。余欣荣表示,这些年来,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建设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城市相比还是明显落后。数据显示,全国还有近1/4的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比例还不到一半,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约1/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都还比较突出。
对此,《规划》提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了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绿化、乡村水环境治理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六个重大行动。
张勇介绍说,《规划》坚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不搞一刀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