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信息高速公路)
目录
一、为什么要重视政府信息化问题
二、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的概念的区分。
三、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产生和发展四、政府信息化对行政治理模式的影响
五、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政府信息化问题解决对策
一、为什么要重视政府信息化问题
1、政府信息化是政府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90年代,电子政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从2000年起,国际上掀起了“电子政府”建设的热潮。2000年3月,作为日本千年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实施电子政府工程,同时向日本国会递交了“电子签名与认证法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2000年6月6日提出建设电子政府并把这项建设的意义提到了“第二次美国独立革命”的高度,很快,参众两院迅速以高票数通过了“国际与国内电子签名法”。在2000年7月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与会的十五国元首通过了针对21世纪政府管理的“电子欧盟计划”。此外,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本国的“电子政府”建设。“电子政府”的建设已经成为国际上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推动全球IT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电子政务列为当代信息化第一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可见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按照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掌握的数据,1996年,全球只有不到5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到2002年,全球已经开通了5万个政府网站。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
3、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
电子政务缘何有如此神效,我们为什么要搞电子政务,我们自然会有此疑问。我们从《网络影响2004》中不难得到答案,在此报告研究的欧洲八国中,他们的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惊人的一致。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搞电子政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政府办公效率的占79%,认为电子政务能扩大服务范围和创新的占72%,认为电子政务能节约财务成本的占71%。
二、 电子政务、电子政府与政府信息化的概念
1、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or 或 e- Governor )与电子政府( Electronic Government )与政府信息化( e-gov ) 。政府信息化“e-gov”“代表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统一。
2、“电子政务”的定义侧重于政府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的概念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性工作相关,涉及各种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计划、工程等等;
3、“电子政府”的定义侧重于构建什么样的政府。所谓电子政府就是对政府的结构性、体制性的再造工作相关,设计在政府信息化基础上对政府结构、职能、运行机制等等进行的各种变革。
4、“e-gov”(政府信息化,有时亦译为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的简单定义是:在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在结构、职能、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构建一个新型的、具有更高效率、更高绩效、更加开放民主的政府治理结构模式。
三、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产生和发展
(一)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应用的基本方面
1、加速推行办公自动化;[文字文件处理、数据处理和计算、对内对外的通信联络等]
2、建立和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前者主要提供数据库技术;后者能够提供决策辅助、兼容模型技术等。]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绩效测评系统等。(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
3、全面进行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机关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如电子商务、电子采购;政府与公民间的信息化建设如电子服务、电子咨询等];
4、结合信息化建设,进行政府再造工作[政府工作流程、结构、决策过程、内部外部管理、治理模式等等] 。如:深圳的做法。
(二)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设局域网阶段。在此阶段,成功的做法是在一个机构内部,用同一的计算机系统为所有不同的部门提供不同的电子服务。
第二阶段,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获取信息。首先允许部门之间能够通过网络工作站传递图像、文件、档案等资料,在网上进行认证、修改、审批、部
第章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信息高速公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