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胃的探讨对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326 例外科急腹症病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蛄果本组 308 例痊愈,2例出现手术并发症, 16例出现严重的继发病变(其中 lO硎出现休克,6例出现化脓性感染),经治疗痊愈。蛄论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急腹症患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关键词]急腹症;观察;护理外科急腹症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或手术的急性腹痛疾病, 容易与内科、妇科等科室的急性腹痛产生混淆,需要做好鉴别,一旦观察不仔细延误诊断,治疗方法不当, 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因此,对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密切观察判断病情,及时作出相应处理,进行恰当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009 年 11月一 2OlO 年7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 326 例,男 195 例,女 131 例; 年龄最大 86岁,最小 9个月,平均 49岁;非手术治疗 65例,手术治疗 261 例。 ,准确收集病史,测量 T、P、R、 BP等,记录液体出入量,分析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寒战高热反复发作时,常是菌血症特征;同时伴有黄疸和低血压,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表现。如脉搏细弱,很可能有腹膜炎或内出血;血压下降、脉压差小、呼吸急促等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对有休克症状的患者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湿冷可能为休克的预兆,如肝脾破裂出血引起的腹痛;若皮肤巩膜黄染提示有胆管梗阻;严重急性胰腺炎病例,可在腰部、脐部出现青灰色斑块或在背部及臀部呈棕黄色、紫色淤斑。 ,患者会出现特有的姿态体位,如溃疡病穿孑 L者常弯腰屈膝,不敢做呼吸运动或拒绝按腹;梗阻性绞痛患者常坐卧不安或满床翻滚;胰腺癌患者则往往会采取前倾位或俯卧位以减轻疼痛。 ,注重了解腹痛性质和位置,并注意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范围、程度变化及肠呜音的改变。如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多发生在中上腹部,常突然发生并呈刀割样剧痛; 转移性右下腹固定麦氏点压痛为阑尾炎;持续、广泛性剧痛伴腹肌紧张或板样强直多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但小孩、老年人对疼痛定位不明确,含糊不清,有探索快乐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时已形成腹膜炎,但无明显的腹肌紧张,当出现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时,病情已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因此护士对每一个患者的观察非常重要,不要放过一个对诊断有价值的任何细小反应及细微的变化。 、呕吐是外科急腹症的常见症状,且多在腹痛之后出现。对有呕吐、腹泻者要注意观察其颜色、量、性质、气味等。若恶心、呕吐明显,可考虑高位肠梗阻、急性胃肠炎可能; 如便秘同时伴有不排气,则是肠梗阻表现;若呕吐同时带有血便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系膜动脉栓塞的可能。 ,因为患者处于十分痛苦且烦躁状态。恰当的护患沟通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配合诊疗和护理。护士应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肾绞痛等可给予解痉药和镇痛药;对已决定手术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药以减轻其痛苦。凡诊断不明或治疗方案未确定者禁用吗啡类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外科急腹症患者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应严格执行四禁:禁食、禁用止痛药、禁服泻药、禁止灌肠。 、胃肠减压,可减轻消化道的积气积液,缓解消化道梗阻,对消化道穿孔患者可避免消化液进一步漏人腹腔,减轻腹腔污染。护理时要保持胃肠减压有效的负压吸引,并需输液以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协助作好 X线、 CT、B超、腹穿、直肠指检等特殊检查。 ,应迅速配合医师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工作,做好配血、备皮、术前用药、氧气吸人等工作,并迅速与手术室联系。 ,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需高度重视术后护理。 《传染病护理》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_实践智慧_的作用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对于病情危重、手术复杂、血压不稳定、用心电监护者,应严密观察有无术后出血的发生。 、导尿管、胃管氧气管等, 应保持各根引流管的在位通畅,做好标记,妥善固定。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护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