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主要风险源及预防措施
主要风险源及预防措施
我部负责达陕高速公路D10合同段土建路基工程的施工,起讫桩号K59+760~K67+925,路线筋混凝土,进一步提高洞身的整体性和抗拉、抗剪、抗压强度。
(5)坍塌冒顶,沟水突然涌入隧道。
隧道通过候家沟沟床处,除隧道易发生坍塌冒顶外,也易发生沟水突然涌入隧道的潜在危险。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过程中,在围岩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反应出一些征兆。根据征兆预测围岩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保证施工安全,防治隧道坍方。特殊和不良地质,如断层及破碎带、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征兆:
1)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水质由清变浊(地下水将断层泥带走)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2)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3)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
4)支护状态变形(拱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纹或剥落等)、敲击发声清脆有力、甚至发出声响;
5)围岩或初期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d,拱顶下沉量大于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隧道坍方预防措施
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富泥及断层破碎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涌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改变施工方案。
2)加强围岩量测工作。通过对量测数据分析处理,按照时间—位移曲线规律,及时调整和加强初期支护,同时重视混凝土衬砌及时施作。
3)严格控制爆破装药量,尽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4)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初期支护和混凝土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5)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
6)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坍方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7)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应先撤出工作面上的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
①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
②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
③初期支护喷混凝土表面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钢架严重变形。
对于沟水突然涌入隧道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改变沟水的流向,在隧道施工该段落时,不在隧道顶部流过。
对沟底进行注浆加固,增加拱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洞内采取超前大管棚注浆辅助施工措施。
4)开挖后对洞室周边进行注浆。
2、煤、瓦斯对隧道的影响
当隧道穿越煤系地层和含瓦斯地段时,坚持“全防爆、超前探、勤检测、强通风”的施工原则。
在接近突出煤层前,对设计标示的各突出煤层位置进行超前推测,标定各突出煤层准确位置,确切掌握煤层的层位、倾角、厚度、顶(底)板岩柱、地质构造等煤层赋存情况及瓦斯状况。为安全揭煤提供可靠的资料。
在瓦斯突出工区施工时,在距煤层垂距5m处的开挖工作面打瓦斯测压孔,或在距煤层垂距不小于3m处的开挖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以钻孔排放煤层瓦斯作为防突出的主要手段,排放前钻孔实测煤层的排放有效半径,据以调整排放钻孔有效参数。
建立稳妥可靠的通风系统。揭煤施工前,全面检查风门、风管、风机及电源等,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转,备用风机保持良好的状态。
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⑴ 施工方法
隧道通过瓦斯地段施工方法宜采用全断面开挖,因其工序简单、面积大、通风好,及时进行封闭,能够很快缩短岩层的瓦斯(天然气)放出时间,缩小围岩暴露面时间。
采用平行导坑施工时,不使用的横通道易迅速封闭,作为排除瓦斯(天然气)回风流巷道,应特别注意对瓦斯浓度的检查,不准超过规定。
⑵ 瓦斯隧道掘进、支护和衬砌施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① 瓦斯隧道施工中应尽可能的进行辅助坑道及正洞的超前探测,探明前方瓦斯情况,做到事前预测预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杜绝事故发生。
② 在软弱破碎岩层掘进采用超前支护或预注浆,防止坍塌或瓦斯突出。
③ 爆破后及时喷锚支护,及时施做二次衬砌,及时封闭瓦斯,保证拱、墙、仰拱衬砌能够形成闭合整体。衬砌完成后应及时注浆,充填空隙,封闭瓦斯。
⑶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①瓦斯隧道施工期间必须加强瓦斯监测和施工通风。瓦斯监测必须制度化,设立《瓦斯班(日)报表》、《瓦斯记录表薄》,坚持“一炮三检”制,在现场及时公布瓦斯记录,专职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通风系统应配置备用设施。
②各掘进工作面独立通风,不和其它工作面串联通风。正洞各处的瓦斯浓度
主要风险源及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