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沙芜乡渔业发展规划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评价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沙芜乡位于清流县东南部,属中低山丘陵地带,东临永安市安砂水库,南临赖坊乡、邓家乡,西接田源乡,北与嵩口镇、余朋乡交界。全乡土地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逐步提高,为全乡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结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政策引导,促使群众积极参与养殖。沙芜乡党委政府很早就提出了“充分利用开发大水面、发展库湾拦网、围网养鱼模式,走渔产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在水上重树大乡形像”的渔业发展战略目标,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渔业生产和加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带领群众外出闽清、连城、金湖等地参观学习。此外,依法查处偷、毒、炸、电鱼等不法行为,禁止无证捕捞,使全乡渔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群众养殖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
5
2、示范带动,促进养殖快速发展。库湾拦网、围网养殖在以前群众是想都有不敢想的,党委政府通过谁养谁拥有的激励措施,激发群众的养鱼热情,库湾养鱼成功的示范作用,带领渔(农)民自觉进行水面开发,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3、服务配套,推动水产养殖持续发展。多年来,沙芜乡采取“乡会协作”的方式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协作,强化了技术服务。同时形成了由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上巡逻执法队、渔需供应点、水产品销售大户、水产养殖场、渔干加工厂等具有渔业科技指导、渔业执法、渔业生产物资供应、养殖苗种供应、水产品流通服务、鱼干加工厂等职能的机构体系。为水产养殖者提前产前、产中、产后渔业政策、渔需物资供求信息、鱼病防治、无公害养殖技术、产品销售等专业技术和法律服务。
四、目前渔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乡渔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渔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渔业投入不足。近几年通过水面开发,渔民从中尝到了一些甜头。想要扩大名特优产品生产规模和库区浅河滩
6
的开发利用,但资金持术都不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投入跟不上,制约了渔业进一步的发展。
2、群众“小渔农”思想制约了沙芜渔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沙芜乡在开发利用大湖面,引进外资主导进行股份参与承包河面的进程中累累受挫,群众动辙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小渔农经济思想予以百般阻挠,致使近几年政府担心上访多而停滞不前。
3、水面流域处于下游,上游水质污染本身主观上没有办法控制,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辖区水域污染,影响水体养殖,开发商对此存在较大担忧,续而影响他们的开发热情。
4、渔区依法治渔、依法兴渔的力度不够。本地渔政管理跟不上,人员和经费得不到有效落实。致使渔业执法难度大,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有效遏制,导致渔业生产秩序难以根本好转。
五、养殖水域规划
(一)总体规划
1、指导思想
以九龙湖渔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清流溪鱼”品牌带动,整合各方力量资源,积极鼓励当地群众股份参与。在乡会协作共同努力下,科技兴渔,实现渔业产业化,把渔业融合到九龙湖旅游业之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7
2、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先行,因地制宜,规模养殖、主攻加工、搞活流通”的渔业发展方针。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挖潜改造,狠抓渔业和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渔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主攻方向是:坚持以无公害养殖生产为主,逐渐提高名优特水产品放养比例,扩大养殖规模,控制精养水面超负荷生产,保持养殖水体处最佳养殖状态;以中小水面开发为主,实现水尽其力;以特种水产品经营为主,使名贵水产品走出家门,确保丰产丰收。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动态,瞄准国际市场,搞好加工流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经营目标,增强竞争力,提高养殖效益。
3、五年发展目标
到2013年,基本建成五大养殖功能区及两大基地。,即大河面放流增殖区、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发展区、浅滩推池高新区,库湾筑坝精养区,围箱养殖区;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和鱼干加工基地。实现总产值2亿元。其中大河面股份承包增养殖3万亩,亩产400斤,产值6400万元;库湾养鱼7000亩,亩产1200斤,产值4200万元;水淹地池塘养殖3000亩,亩产1600斤,产值2400万元;网箱养殖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鱼80斤,产值2000万元;鱼干加工5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实现鲜活水产品总产量14600吨,,鱼干产量鱼干
8
500吨,加工产值5000万元。
使沙芜乡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鱼乡。
4、规划原则
(1)规模化生产原则。坚持突出主导产业,突出主导品种,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实现规模化生产。
(2)产业化经营原则。突出主导品种,形成繁、养、加、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培植和壮大水产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企业创建优质品牌,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3)依靠
沙芜乡渔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