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一、音乐结构美的内涵结构是在艺术作品中具有无穷魅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什么是结构?《现代汉语词典》说: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①由此可知,我们说的音乐作品的结构,就是指音乐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具体地说,就是将组成音乐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力度、音色、音区、复调、调性、调式等进行不同的搭配和排列。这种不同的搭配和排列会产生两种具有不同含义的结构:一是宏观结构,即曲式结构。如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套曲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等等。二是音乐作品的微观结构,即某种曲式结构内部的组成方式。打个很浅显的比喻,音乐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好比是砌房子的基本材料砖、瓦、水泥等等,曲式结构就好比是砌出的房子如别墅、三室一厅、四室一厅等不同的房型结构,而这些不同的房型和相同房型的各自的内部结构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这种不同房型或相同房型内部的不同结构,就相当于音乐作品曲式结构内部的结构方式。各种不同的曲式结构,各自具备自己不同的审美特质。本文所论述的音乐作品的结构美,其则重点主要放在音乐作品内部结构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著名音乐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在阐述音乐美诸问题时说:研究各个音乐要素的性质以及研究各音乐要素与特定印象的关系,只是把事实搞清楚,而不是探究最终原理,把这些个别观察的结果最后归纳为一般的规律; 这样做才有可能给予音乐以哲理的基础。②不同的音乐要素要组成一部音乐作品,必须遵循音乐作为一种时间、声音艺术的内在的声学逻辑规律,符合这种规律组成的音乐作品,就一定是美的作品,否则,就不是美的作品。随着时间的向前运动,组成音乐的最基础的元素单音按照自然结构的形式有规律地运动着,就会产生节奏、节拍、和声和旋律等音乐要素。这些复杂的音乐要素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就会形成更高层次的音乐语言。这种更高层次的音乐语言再进行有机的结合,就会形成一部脍炙人口的优美的音乐作品。可以说,一部优美的音乐作品要形成一个完美的有机整体,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构的好坏或成功与否,. 收集整理否。结构的这种重要作用,在高兴的《大学语文》中表达得非常全面:在形式美的概念中,结构是组织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语言,构成艺术形象和意境,从而制作成艺术作品的重要手段,没有适当的组织手段,就不能构成完美的艺术作品。③音乐的结构美,就是音乐作品通过作曲家独具匠心的有组织的结构而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音乐作品的结构美属于音乐作品的形式美范畴。这种结构美虽然在音乐作品的审美中不占据主体的部分,但这种结构美是音乐作品审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局部。从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来说,音乐结构既包括了音乐的总体结构,如从乐句到乐段,再到单曲和套曲,而且还包括音乐作品中各个局部的结构,如旋律音程、调式、节奏、节拍及各种音乐发展手法在音乐作品中的巧妙运用。二、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特色中国古典音乐的结构与西洋音乐的结构有同有异,这其中的同异之处,刘正维在《中西音乐结构的审美异同散论》(见《音乐研究》季刊 2003 年第 3 期第 3-16 页)一文中已有详尽的论述,读者可以参阅。本文所要阐述的,是中国古人审美原则对于音乐作品结构的影
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