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报告:
地区经济学入门之安虎森与其《新地区经济学》
李盼盼
一、《新地区经济学》简介
安虎森所着的《新地区经济学》(第三版),发布于2015年。安虎森团队所着这本书
能够作为地区经济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门读物。
固然外生的自然条件和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拟订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计划,其成功经验此后被很多国家借鉴。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宽泛关注地区经济问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繁华兴隆的时代,各国把大批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在那些经济发达、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基础设备优秀的地区,以便获取更高的发展速度,解决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因为这类经济政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获取了高速增加,资本主义上。但是,有些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当迟缓,失业率连续偏高且愈来愈严重,大批家产和人口流入大城市,甚至号称“金元帝国”的美国也出现了一批劳动力节余、人口大批外流、经济情况日趋恶化的地区。这类现象惹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样,从纯真的区位研究渐渐转向地区经济研究,从微观渐渐转向宏观,进而地区经济学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思想理论基础
地区经济学是很年青的学科,但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人们为搞清楚空间问题作了各样
试一试。最早的例子是杜能在1826年有关农业土地利用区位的经典解析,杜能农业论的见解
鉴于距离衰减理论,着有《孤立国同农业和公民经济的关系》三卷本,不考虑全部的自然条
件差别,而可是察看在一个均质的设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韦伯1909年第一版了《工业区位论:论工业区位》,创办了工业区位论,主要见解包含
追求运费最小、集聚与分别区位法例和劳动力区位法例三个方面,以为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
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上,运用数学方法和因子解析法,对当时的德国鲁
尔区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帕兰德1935年在其学位论文《区位理论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区位理论。帕兰德经过
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建立自己的理论,一是在假定原料价钱、散布以及市场的地址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的问题;二是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花费和运费率已知的条件下,价钱怎样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市场范围。
霍特林发展了公司间的空间竞争理论,要点解析了在线性市场上的公司之间的区位竞
争。
克里斯泰勒1933年第一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首创了中心地理论,是商业区位论的基础。
从区位经济学转向地区经济学此后,地区经济学渐渐趋于成熟,影响力最大的是胡佛和杰莱塔尼1984年第一版的《地区经济学导论》,地区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一卷《地区经济学》
1986)、第二卷《城市经济学》(1998)、第三卷《应用城市经济学》(1998)、第四卷《城市与地理学》(2004)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好的地区经济学理论框架。
3.作者勇于探究的务实精神
在我国,地区经济学起步很晚,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只有20多年的历史。
安虎森从1996年所着《地区发展理论研究》到现在,对于经济地理学和地区经济学的着作有
十几本,理论系统不停更新完美。怎样在新局势和新环境下更好地讲解地区经济现象、展望
未来的发展趋向并超前性地供给一些基本理论,正是作者长久思虑的问题。
三、新地区经济学与传统地区经济学不同样的方面
1、地区是含有空间维的经
《新区域经济学》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