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检测管理系统翁冠群 1叶启章 2 一、桥梁检测之介绍桥梁结构的使用年限及耐用效能,主要是依由设计、施工和所用材料的品质而定,当其中存在着某些缺失,将会使桥梁结构本身产生缺陷,而桥梁在使用的过程中又会受到意外的破坏及自然环境的侵蚀,造成损伤。上述两种原因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交通量之增加与荷载的反复作用,容易使桥梁产生无法预见、但立即且危险的损坏,甚至造成整座桥梁破坏。所以,要维持桥梁安全、正常的营运,首要工作便是及时发现缺陷及损伤,早期采取维修、补强加固措施,以控制缺陷的继续发展并将损伤排除,以维持桥梁的正常使用。 桥梁检测之目的桥梁结构物在长期营运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损伤,因而影响到结构体的正常使用条件,严重的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及缩短结构的使用年限。特别是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重型车辆的增多,使损伤现象更趋严重。因此,对桥梁结构物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修整治, 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为了确定桥梁必须养护的程度与加固之必要性与可行性,桥梁就必须有检测的结果作为依据。要及时发现桥梁结构的缺陷及损伤,就必须要对桥梁进行检测工作,桥梁安全检测之目的有以下几项: 1、确保桥梁经常处于良好状况,以利公路交通流畅。 2、使桥梁养护人员实际了解桥梁现况与使用情形, 同时对构造物受损状况能充分掌握, 且能视构造物损坏程度及交通状况,适时对用路者提出有关警讯。 3、安全检测结果可评定桥梁之危险等级,供研判修复方法、限速限载及经费编列之依据。 4、将本质极繁杂之养护业务整理成有系统、有效率之信息体系与管理系统。 5、提高公路运输机能。 桥梁检测的分类桥梁检测依所使用的方法可分为一般检测及特殊检测,分别说明如下: 1. 一般检测一般检测是利用目视的方式对整座桥梁做全面性的检查。检测过程中视需要于重要部位、破裂部位、缺陷或异常现象部位拍摄照片, 以为尔后研判之参考, 另以数量化步骤对各个构件进行评估, 以建立桥梁现况之基本管理资料,最后依权重分配得到本桥的综合评估。目视检测之最大优点是执行容易、省时且耗费不多,但缺点是此法易拘泥于检测者之主观意识,所评估之结果有时与现场仪器检测或载重实验有甚大之差异。因此,目视检测之评估结果只可作为桥梁现况之参考值,但无法完全正确的反应结构现况。对于目视检测的方法及说明将于第三节作详尽的介绍。 2. 特殊检测当桥梁目视检查完成之后,可以选择品质较差或功能异常的部份来进行特殊检测,以便进一步鉴定材料劣化的范围和程度,并推论发生的原因,以作为桥梁评估与养护工作的依据。特殊检测是利用现场实验的方式来了解桥梁现存状况之最直接的方法[2] , 依其性质可分为非破坏性检测及部分破坏性检测两种。(1) 非破坏性检测所谓的「非破坏性检测」是利用不会对结构体有所伤害的试验方法来达到检定结构体现况的目的,其原理及使用方法请参考相关资料。(2) 部份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结构物部份区域之抗压或抗拉强度,因此需要将结构部份区域加压力或拉力以达到破坏来评估强度,在试验完成之后,必须对结构破坏区域作适当的修补工作。利用混凝土钻心取样来求得现有性质与强度亦是部份破坏性检测之一种。在某些情况下,部份破坏性检测是用来验证非破坏检测之结果是否正确。就桥梁整体的结构检测而言,无论是非破坏性或是部份破坏性之检测,皆有其优缺点,应利用各种方法相互验证以达成检测的目的。一般而言,非破坏性检测可在现场立即完成,而且可以重复施测或是迅速移到下一点位进行试验,当在一些特殊部位或是非破坏性检测无法进行时,才施以破坏性的试验。桥梁一般检测( 目视检测) 由于对结构物未具任何破坏作用、简单、容易应用、很快有结果且费用较低,因此是最常被利用的检测方式。但是目视检测无法深入了解结构物内部之真正情况,因此在检查完成后,通常选择整体状况较差之区域进行非破坏或部份破坏性检测,以鉴定结构体混凝土及钢筋品质。对所见之缺陷或异常现象,检测其缺陷范围及劣化程度,并推论其主要肇因,以为进一步研判及评估之依据。二、桥梁检测之基本原则 桥梁检测员的责任与义务桥梁检测员负有三项基本的责任: 1. 维护公共安全桥梁检测员的主要责任是在维护大众的安全,使得一般大众在行经桥梁时,能够具有信心而不会迟疑。万一桥梁发生安全上的顾虑,将会造成大众对公路桥梁失去信心。 2. 确保公共建设投资桥梁系统属于公共工程之一环,其投资所费不赀,任何一座桥梁之不当修复均会增加政府与人民的财政负担。因此,桥梁检测人员应以专业之素养与经济之眼光对桥梁结构目前所处之状况作正确地判断与建议。检测人员如夸大或渲染桥梁之缺陷与危害,动辄建议大规模之修补改建或重建方案,不只有损专业之形象,同时对社会大众亦无实质之利益。 3. 提供正确的桥梁记录桥梁检测员有义务建立完整而
桥梁检测管理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