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复习笔记.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局部 经济学根底
1、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三个根本要素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 〔生产最根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未经加工的和配置方式〔a指令性方案;b指导性方案▲〕反映的是方案经济
19、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
1〕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也要通过及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整个经济运行过程。
2〕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3〕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根本原理
1、商品的两个根本属性: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是价值的物质承当者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
〔2〕价值〔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作为价值,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量上是可以比拟的,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根底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表达人及自然的关系。质不同,量无法比拟
2〕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表达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只存在量的差异。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的矛盾统一关系:
统一: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矛盾:〔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拟;抽象劳动在质上一样只有量的差异;〔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及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表达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4、商品的价值量概念: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价值量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价值量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及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货币的产生过程: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表达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6、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根本职能〕
〔1〕价值尺度: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及商品价值成正比,及货币价值成反比。
〔2〕流通手段:货币象征性的存在,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3〕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解决缺乏现金,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开展,但是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7、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根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
8、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是价值的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及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根底。
9、价值规律的根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根底,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价格固然要以商品价值为根底,价格主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1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及价值是趋于一致的,总价格和总价值应是大体相等2〕商品价格上下波动是受到其价值制约的,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是无限的下跌。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开展;
3)促进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有用性、永恒属性
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人类劳动、形成商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复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165 KB
  • 时间2022-07-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