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珍贵《麻江县图》.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珍贵的《麻江县图》
麻江县位于贵州省中东部,清水江上游,
平方千米,居住着苗、汉、布依、侗、水、瑶等民族。县城
距省会贵阳
109公里,北距亚洲最大的入广西南丹。民国23年(1934年)黔桂公路开通后,或因开建公路、农田水
利建设而拆毁,或丧失功能荒弃不用,至今已难寻踪影,所
剩无几。当前保存下来尚存较好的路段有:白家庄至大堡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精品文档
近2公里;长坡段:;虎场铺段:1公里;平田哨
段:1公里。徐霞客于1638年由广西进入贵州,走的就是这条古驿道。《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记录:“初三日下午自都匀起身,二十里,文德(今杨柳街)宿。初四日三十里,
麻哈州。又十里,干溪宿。初五日十里,麻哈大堡。又十里,干坝哨(今甘巴哨)。”这些地址,在图上均可找到。
麻江作为离都匀很近的一个县城,我去过也经过好多次,对其主要地名和景色名胜也基本上是如数家珍的。这张《麻江县图》地名标明较为详细,无一不漏,大多至今仍在使用,
熟知的像下司、宣威、谷硐、大良田、又诗、坝芒、两路口、乐坪、高枧(清末状元夏同龢出生地)等等;而有些可能连今天的麻江本地人也搞不清楚了。比如第一区内的虎场(今
碧波乡)、蛇场(今贤昌布依族乡);第二区内的落户(今乐埠)、羊场(今景阳布依族乡)等等。其他的诸如又诗百子
桥、六家桥(陆家桥)、摆地桥(惠民桥)、江水桥(万善桥)、碧波桥、花桥,以及麻江十景中的凤凰山、龙头山奇云寺等等,皆一一注明于上。
第四区驻所下司今为下司镇,现已成为麻江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旅游开发重镇、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级风
景名胜区、黔东南州经济建设强镇。下司镇始置于民国2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精品文档
年(1931年)。城区由清江、桃花两村组成,居民
3200多
人。下司为清水江上游的商阜重镇,清末民初,此地商业便已日臻兴隆,有贵阳、安顺、兴义以及省外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的商号长驻镇上,设有川滇会馆、江西会馆、两湖会馆、福建会馆等,时人以“小上海”喻之。民
国23年(1934年)公路通至下司后,下司商户自购汽车10辆运送货物,时为黔东南拥有汽车最多的城镇。集市规模在
全县仅次于县城,是黔东南州较大的乡村集市之一。图中可见公路已标至下司街上,实为自县城分出的专线。现在此地高速公路贯通东西,周边游人络绎不绝,赏析民族风情、旅行下司古镇、品尝美味河鱼等等,旅游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有趣的是,当时第四区内还有四块炉山县(今凯里市)的飞地,最大的一块就在下司镇西侧,以龙昌堡(今隆堡)为中
心,沿马场、大坡、龙井、花桥、下庄、上梭(今上梳)、淑里堡(今淑里)、良田坝一线;三块较小的是下司镇东北侧的沙坝(疑为今河坪村)、大中(今凯里市舟溪镇大中村)
邻近的下平寨(疑今新光村一带)以及与第三区交界的板茅
(今龙山乡)。在沙坝和板茅飞地内,编制人还特别注了然“炉属”(炉山县属)二字。板茅亦即拔毛堡,与淑里堡、龙昌堡合称为“龙(隆)昌三堡”,清末民初一直都是清平(炉山)县的“插花地”(飞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珍贵《麻江县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夏天教育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