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元化评价论文(★)
第一篇:多元化评价论文
浅析小学数学学的日益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以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价值观下的教学评价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随着以人格和谐发就是终结性评价多采用标准化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等,只要求学生写出答案,而隐藏在答案背后的获取过程中的概念的运用、判断的方法、推理的过程、假设的形成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应该比结果更为重要,但恰恰被传统的评价所忽视了。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对数学学习的不良影响在于:
1、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特别是与计算机结合后,它的应用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可以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直接为社会服务。而现实生活是非结构化的,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我们选择。只重视终结性评价直接影响了数学的工具性和使用性,同时也会阻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动力。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如果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轻视。不仅有可能养成学生知识探究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而且会遏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因此,多元化学生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重视获得结论的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6
(四)评价方式多元化
数学学习中多元化学生评价应注重评价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统一,以相互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评价通常以标准化考试的方式进行,因为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能够减少主观性,也易于操作,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但是便于进行此类测试的学科是语言、数学或逻辑推理。而它的缺陷在于把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能的几个数量。同时,一些标准化的测试由于命题者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其信度和效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定性分析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展示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进步状况,能够更逼真地反映教育
现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定性评价并不是排斥定量评价,而是把它整合于自身,内在地包含了量化研究,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依然使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定。作为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之一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我们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以上两种外,还包括7种,它们是: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观察和存在智力。智力是以组合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因此,传统评价方式所测的智力是不完全的,而智力也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多元化学生评价也就不能以学生语言、数理或逻辑标准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侧重于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及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力。不同的人在这7种智力上的表现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智力领域,在这个领域的智力活动中会表现更好,多元智力理论主张对学生的评价要在实际生活及学录、分析和了解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允许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其学习,对学生在各个领域的表现的评价,应该允许变通,在某个领域的优秀操作可以弥补其它领域的不足。可使用的典型方法有:
6
1、推迟判断。也就是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学生通过努力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后,教师才给予评价。这种方法为学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激发了热爱数学的情感。
2、档案袋评定。进行档案袋评定的主要意义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特别是学生在档案袋内容的选择和被展示作品的提交的过程中,充当了决策者或主要决策者,他就拥有了自信和主动。数学学习中的档案袋作品的内容可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业、最好的学具制作、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最佳解答、对某个问题解决过程的实录与反思、喜欢或不喜欢数学的原因、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等等。
3、自主型测试。测试采用自主、综合的方式进行,可作如下设计:口答:自选题目--可以是口算,也可以是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口头分析;听算;作业分析;实践操作-包括复合问题的解决,实践方案的设计、实验等。均可自主选择,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个性化,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8
第二篇:多元化评价
论小学语
多元化评价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