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1
一、对测量实习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教化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实践不能探精微”土木工程是一门重严谨,讲协作,偏实践的工程学科。为了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学问、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应用,520)得出全部限制点的平面坐标。
B、三角高程计算:由三角高差h=tan(竖直角)+仪器高棱镜高,计算出往测高差与返测高差并得到平均高差,求得改正数最终得到改正高差,由A1点高程为20、000得到全部限制点高程。
C、水准测量高程计算:得到各限制点高差,并进行闭合计算,依据平距与总长度的比值反号安排改正数得到改正后高差,并计算出各限制点高程。
3、精度
A、平面坐标计算要求Fβ容=±40√N=113、14秒然后反号平均安排给βi;∑L/f大于等于3000,然后将fx和fy反号萍将军安排给△Xi和△Yi。
B、指标差小于等于正负25秒,,对象观测高差较差的肯定值不应当大于400Lmm(L为公里数),高差闭合差要求不超过正负40√∑Lmm(L为公里)
C、要求三角高程测量的数值能和水准高程测量的数值吻合上。4、心得
一份正确的数据对业内计算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就能看出之前限制测量站站误差允许检验的重要性,同时要多个人一同进行内业计算并彼此核实,以免出现计算错误。(三)碎部测量外业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三角棱镜、移动棱镜、卷尺二)意义、测量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碎部点坐标数据是制图展野外坐标点的数据基础,碎部点是绘制地物地貌的组成部分。碎部点:地形、地貌的平面轮廓由一些特征点确定,这些特征点统称碎部点。
2测量过程
A、在全站仪中建立限制点坐标文件,将限制点坐标键入到文件之中等待调用,然后再建立一个碎部点文件以待记录碎部点坐标。
B、将全站仪对中整平到限制点上,量取全站仪的高度,先进行测站设置调用本限制点坐标、后视点设置调用后视限制点坐标。结束后起先进行碎部测量。
C、支配一个人拿移动棱镜去选点,一个人负责绘制草图并标记碎部点点号,另一个人负责操作全站仪记录碎部点。
D、假如存在不行通视的碎部点,要考虑限制点的加密工作。3、精度
首先对中整平全站仪不能马虎,确定正好,设置后视时,肯定要将全站仪对准后视再设置后视点坐标,为了保险也可以将后视点作为第一个碎部点进行测量。
4、碎部点测量的心得
老师讲授完碎部点测量留意事项后不要急于去进行碎部测量,下课后我带着副组长去每个限制点实地考察,让其余组员回宿舍休息,然后我让副组长站在每个限制点上分别向后视点和前视点拍一张照片,工作进行完毕后,我将拍摄的照片放在电脑上一一阅读用一张A4纸制作出了一张完整的测区地物图,然后细致视察每个限制点上面的视野状况推断哪些碎部点可以在哪个限制点处通视,哪些碎部点无法通视但是可以利用对称找到,哪些点可以隔一点做直角,哪些碎部点无论如何都无法捕获到然后考虑加密限制点,经过比对后,发觉须要在8号楼和5号楼之间、5号楼和3号楼之间分别加密一个限制点A9和A10,最终以限制点为单位,依据哪个碎部点在哪些限制点意捕获,有选择性的将测区划分为10个小测区,并交给组员去将这10个小测区放大到10张A4纸上,这样不但不用经验全部限制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做到有条不紊心里有数。
在利用A6限制点加密A10限制点时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高程出现了问题,但没有发觉,等到测完A10区域时核对数据时发觉碎部点高程达到了59点几米,我们没有惊惶,用A10限制点重复测量了一下用其他限制点测过的碎部点,发觉平面坐标基本吻合,高程却相差40M左右,然后检查全部的碎部点数据,发觉高程是从A10起先包括以后的碎部点的高程都增加了约40M,所以我们断定是A10的高程输入错误,为了弥补高程的巨大误差,我们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将A10的真实高程计算出来然后减去错误高程得出额外增加的高程,结果发觉与前面检查同一碎部点高差相同,于是我们将出错的全部碎部点的高程都减去了这个差值得到了错误碎部点的真实高程,挽救了一下午的劳动成果。从中我们也学习到了,要边测碎部点边视察坐标各项数据,以免出现错误导致后面全部碎部点都出现错误。
(四)地形图绘制与整饰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CASS制图软件
二)意义、制图过程、心得
1、意义:得到测区的地形图(1:500)
2制图过程:
A、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导出限制点与碎部点(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DAT)
B、展野外测点点号,输入相应的坐标文件回车即可在屏幕上看奥所展文件坐标点号。
C、屏幕上的点号与草图上的点号应当一一对应然后将平面图精确绘出。
D、地物绘制检查无误后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