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望海潮》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词的音律美,感受词的意境美。
2、探究学习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以学南宋闻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闻名的词作《望海潮》。传闻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非常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胜利,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特别大。










  
1、因声求气,驾驭诵读方法。
2、推敲语言,体会炼字技巧。
3、描述意境,学习点染艺术。
  
1、体会炼字技巧。
2、学习点染艺术。
  
1、探寻主旨。
2、背诵全词。
  
1课时
  
一、导语设计
公元1161年,金大举进攻北宋。据《鹤林玉露》一书记载:有一首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后人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谢处厚把金兵大动干戈、大举进攻北宋的责任归到这首词及其作者身上。










完颜亮的侵扰是不是就因为这首词的关系?(确定不是的,他们都夸大了文学的作用了。)但有一点确定的是,这首词的影响特别大。这首词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习的——柳永的《望海潮》。
二、积累·整合
1、柳永介绍。
2、题目解说。既是词牌(柳永自制之词牌,与音乐有关),又是标题(与内容有关)。
三、感受·鉴赏
(一)因声求气,驾驭诵读方法。
1、学生朗读。
2、老师正音。
①读准字音。(留意韵脚)
②读对句读。(留意节奏)
③读出情感。(留意抑扬)
3、老师范读。(或听配乐朗诵)
4、学生体会,师生齐读。
①全词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丽: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调浓烈的而有气概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翻天覆地、不行阻挡之势。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美丽,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5、概括主要内容。(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景象。
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状况。
(二)推敲语言,体会炼字技巧。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三句是对“东南形胜”的绽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霜雪”比方浪花。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力度与气概,把浪花飞溅的情态写得更形象逼真,大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移山倒海山可催的气概。城外,烟云绿树环围着江堤平沙,江水涌起的波涛如霜如雪,钱塘天险无边无际。钱塘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写杭州钱塘江潮是必不行少的一笔。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前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

《望海潮》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