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耐冷性鉴定方法及指标的研究
张桂香,史红梅,张海燕 摘 要:利用人工智能培养箱设置低温条件,在高粱种子期、芽期和苗期进行耐冷性鉴定方法及指标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划分出高粱种子期、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级别。
关键词培养箱,设置胁迫温度为1~2 ℃和3~4 ℃ 2个温度范围,分别处理1~2 d和3~4 d,分5批次对152份材料进行了种子芽期的室内耐低温试验,经过对不同胁迫温度、不同处理时间的试验情况的分析,认为在胁迫温度3~4 ℃的智能培养箱中处理1~2 d的处理效果比较好,因幼芽耐冷性更差,放弃胁迫温度1~2 ℃而选择3~4 ℃的处理温度,可达到理想的选择效果。
具体做法是把参试材料籽粒饱满的种子100粒,种于小盆内,~1 cm时,放入3~4 ℃智能培养箱中处理1~2 d,然后调试温度到12~15 ℃, 观察出苗情况,根据出苗率的高低评定材料的耐冷等级。设对照于12~15 ℃的智能培养箱中。高粱芽期耐冷性级别划分为: 1级:出苗率85%以上; 2级:出苗率60%~84%;3级:出苗率40%~59%; 4级:出苗率20%~39%; 5级:出苗率19%以下。
室内苗期鉴定
高粱出苗后遭遇冷害是在现今极端天气较频繁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的冷害现象,虽然不及前2种冷害严重,但由于受害后部分幼苗死亡或叶片萎蔫造成生长停止或发育滞后,形成缺苗断垄和大小苗,影响产量,值得引起关注。苗期冷害主要指种子破土出苗至展开3片叶时遭遇低温,此时,低温对幼苗形成的伤害最大。试验设置胁迫温度1~2 ℃和3~4 ℃两个温度范围,分别处理1~2 d和3~4 d,分6批次对185份材料进行了苗期的室内耐低温试验,经过对不同胁迫温度、不同处理时间的试验情况的分析,认为在胁迫温度1~2 ℃的智能培养箱中处理3~4 d的效果比较好,可达到理想的选择效果。
具体做法是把参试材料籽粒饱满的种子100粒,种于小盆内,在展开3片叶时,放入1~2 ℃智能培养箱处理3~4 d,然后调试温度到12~15 ℃, 一周后,计数幼苗成活率,根据成活率评定耐冷等级。设对照于12~15 ℃的智能培养箱中。高粱苗期耐冷性级别划分为: 1级:成活率85%以上; 2级:成活率60%~84%;3级:成活率40%~59%; 4级:成活率20%~39%; 5级:成活率19%以下。
3 讨 论
高粱不同时期耐冷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分析研究,每一种方法都经过了5~6次的反复试验,鉴定所用材料505份,参试材料来自不同的生态区域,具有类型丰富、特性明显等特点,便于耐冷级别的制定和对材料的评价利用。
作物品种的抗逆性虽然在生态条件变化的影响下有所改变,但主要是受遗传基因所控制[7],生态条件的变化对作物形成了环境胁迫,不同品种表现出了不同的耐受程度和抵抗能力。高粱品种耐冷性鉴定的理论是以耐冷性生理为基础的,高粱低温冷害的生理机制之一就是高粱种子干胚膜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含量,研究发现,高粱种子干胚膜脂肪酸不饱和度的高低基本与品种的耐冷级别一致[8]。根据苏联植物生理学家马克西莫夫和图曼诺夫关于抗冻生理的理论,植物的抗寒性鉴定分为冻害(零下低温)和冷害(零上低温), 相对于冻害来说,冷害更容易被人们忽视。总的来说,在高粱播种后
高粱耐冷性鉴定方法及指标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