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鉴赏(答案)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
(1)诗中表现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和“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表达了王维
“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照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答案】六、古诗文阅读
(一)12.使:出使(1分); 征蓬:飘飞的蓬草(1分)
13.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8。 (1)征蓬、归雁(答蓬和雁不扣分).
(2)例如:广袤、荒凉的沙漠上,没有山、没有树、没有水,烽烟台上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好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答案】9、(3分)B(“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答复以下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风光,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旷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颖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答案:4、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5、对故土无限依恋(对故土思念)
答案:
登岳阳楼(其一) 陈和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老木沧波无限悲。
1.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答案】(一)(4分)
甲:11.夕阳迟 欲暮时(2分) 11.B(2分)
阅读杜甫的《望岳
八年级上册古诗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