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羊病防治
第一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第一章 牛羊传染病
一、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
二、牛羊常见传染病
第二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一、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
传染病的诊治疗措施
(高免血清)
(青链霉素等)
(磺胺类药物等)
(益生菌)
第十七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尸体的处理
。如工业用的油脂、骨粉、肉粉等。
。方法简单易行,但不是彻底的处理方法。
。
。
第十八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二、牛羊常见传染病
(一)病毒性传染病
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绵羊痘
(二)细菌性传染病
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炭疽、猝疽、快疫猝疽混合感染、羊肠毒血症
第十九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
二、牛羊常见传染病
第二十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概述
1、人畜共患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临床特征:口腔粘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
3、感染谱广,流行快,难控制,虽多呈良性经过,但影响生产性能,耗费人力物力,影响对外贸易。
第二十一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概述
4、各国及国际组织都极重视,列为全球各国共同商定扑灭的头号法定传染病
5、我国 ——五号病指挥部
6、本病全球流行,尤其是欧、亚、非、南美、亚洲最严重,我国周边国家流行极为严重。 欧洲44%病例来自实验室及疫苗厂,56%来自畜产品
第二十二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病原
1、分类地位:微RNA科,FMDV属,仅一成员
2、血清型: 7个主型、65个亚型
我国主要是A、O和亚洲I型
欧洲主要是A、O型
病毒变异最快-抗原漂移
第二十三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病原
3、形态特征: RNA病毒中最小者 ,圆形或六角形,20面体
4、病毒抗原 :基因工程苗主要是VP1产物
第二十四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病原
5、体内分布: 水泡液、水疱皮、淋巴液。发热期血液内的病毒含量最高,退热后在奶、尿、口涎、泪、粪便都有
6、抵抗力:较强,耐低温 ,但对光、酸、碱敏感
7、培养:可用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培养
第二十五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多种动物,偶蹄目为最
黄牛、奶牛>牦牛、水牛>猪>羊、驼
人中儿童严重、成人轻
易感性: 幼龄>老龄
第二十六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流行病学
2、传染源:患病及带毒动物
病者水泡皮1克可感染100万头牛、10万头猪
3、传播途径:多途径、直接、间接
广泛污染环境
绵羊是本病的“贮存器”(羊群带毒)
猪是“扩大器”(排毒量大)
牛是“指示器”
第二十七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流行特点
1、传播快:跳跃式、直线式流行
2、易感谱广:包括人
3、周期性:3年左右一次,但近年连续流 行,主要是动物数量大,更新快
4、季节性 冬春严重
5、顺序性:牛→羊→猪
第二十八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症 状(牛)
潜伏期1~7天,一般2~4天。T↑至40~41℃,全身症状明显,并有流涎、吮吸声。
1天后唇内、口腔、舌面粘膜发疮,黄豆大,后融合至核桃大,淡黄转灰白,口挂白沫似胡须。1天后破溃,呈红色糜烂,体温下降至正常。
口腔水泡出现1~2天后,蹄、乳房皮肤发疱,很快破溃,糜烂,1周愈合。继发感染者跛行,化脓,蹄匣脱落,变形,卧地。
第二十九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症 状(牛)
良性口蹄疫,病程1~2周,死亡率3﹪左右,但目前已上升。个别呈恶性口蹄疫,因心肌炎或者出血性胃肠炎而死亡,死亡率高达25 ~50%,尤以犊牛多见。孕牛可流产。奶牛产奶下降。
第三十张,共一百八十四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病理变化
常见口腔和蹄部出现水疱和烂斑
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烂斑和溃疡
典型的可见“虎斑心”
恶性口蹄
牛羊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