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
反思栏
一、课题 4、珍珠泉 ( 两课时)
二、学习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集体备课
反思栏
一、课题 4、珍珠泉 ( 两课时)
二、学习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绿、深、清和冒不完的水泡,,抓住了“清、深、绿”的特点,接着由静而动,用“摇摆、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的活泼、淘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描绘,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充分读的根底上,让学生体会出美感,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执笔人:李倩 时间: 2021年 3月 4日
【温故知新】
1、 我能读准以下词语:
镶 嵌 青 苔 蕨 草 青 褐 色 缘 故
一嘟 噜 绽 开 扑 哧 筛 下 干 涸
2、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
【导学质疑】
1、整体感知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自主学习
(1)、读课文,边读边考虑,珍珠泉有什么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潭水是什么样的?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
(2)、读懂课文,理解句子意思,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可从修辞手法、优美词句、感情等方面来分析,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
(1)、边读边考虑: 这篇课文作者先写 ( ),然后写( ),最后写了 ( )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 ,因为( )
4珍珠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