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1)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化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才能。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古诗四首》(1)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化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才能。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深化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才能。
3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对名句的深化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的: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化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展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的]
二、 配乐朗读,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读。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承受。如对方不承受,那么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根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老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模拟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 假设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 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
古诗四首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