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学习目标】
作者对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与坚决的人生追求。
2.把握作者在文中复杂的思想感情。
觉今是而昨非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5、翻译以下句子,注意五个疑问代词
〔1〕、田园将芜,胡不归
〔2〕、奚惆怅而独悲
〔3〕、复驾言兮焉求
〔4〕、曷不委心任去留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古今异义词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 今义:
〔2〕尝从人事
古义: 今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 今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 今义:
〔5〕幼稚盈室
古义: 今义:
〔6〕于是怅然大方
古义: 今义: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 今义:
〔8〕将
第 5 页
有事于西畴
古义: 今义:
理解文言句式
〔1〕复驾言兮焉求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将有事于西畴
〔5〕农人告余以春及
〔6〕乐夫天命复奚疑
〔7〕情在骏奔
〔8〕寓形宇内复几时
〔9〕稚子候门
〔10〕遂见用于小邑
〔11〕以心为形役
二、【理清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二〕归家的情状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三、【能力提升】
1、 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答复“序〞后的问题。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生生所资〔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非矫厉所得〔造作勉强〕
〔2〕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耕植缺乏以自给 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一样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一样 ③④一样 D.①②不同 ③④一样
〔3〕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第 5 页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4〕以下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2、阅读课文第2段,体会陶渊明回家时的心情。
作者归家途中的迫切表达在哪里?抵家时的欣喜又表达在哪些语句当中?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3、阅读课文第3段,体会作者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四、【理解突破】
1、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五、【学习小结】
1、写作特点:
【学习反思】
六、【综合练习】
1.以下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可追:可以挽救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