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承乡土知识 促进民族团结] 传承民族团结故事.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承乡土知识 促进民族团结] 传承民族团结故事
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团结教育逐渐成为中国国民教育的一个热点。实际上,如何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团结,是数百年来无数文化精英为构建人类社会的现代性而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
[传承乡土知识 促进民族团结] 传承民族团结故事
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团结教育逐渐成为中国国民教育的一个热点。实际上,如何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团结,是数百年来无数文化精英为构建人类社会的现代性而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团结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无论从历史规律还是从现实需求看,民族团结教育“热起来”都在情理之中。
实施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治任务,更是一项系统的文化教育工程。随着民族团结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推广普及和推进深化,在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之后,人们已经开始探索解决“有没有用”的问题。从教育原理的角度看,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应是科学与艺术高度统一的产物,例如,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做到旗帜鲜明,又要做到润物无声;在效益评估中,既要立足当下,又要放眼未来;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植根于厚重的中国文化,这就意味着,搞清楚民族团结的现实文化基础是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前提。通过20余年的持续观察,笔者发现,至少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角度看,民族团结的现实文化基础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乡土知识。
何谓乡土知识,不同的人可依凭不同的参照框架和观察视角作出不同的界定,但可大略定义为: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互动交往中积累和总结出的一套与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它具有扎根于生活、流布于地方、融通于智慧和多民族共享的典型特点。中国古已有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说明乡土知识有多样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说明乡土知识又有同一性。中国国土面积将近三分之二是民族地区,而民族地区主要居住格局是“大杂居,小聚居”,因此,从总体上看,多种多样的乡土知识是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黏合剂;从细部上看,大同小异的乡土知识是培育地方认同、规范日常行为、赋予地方社群生活世界以文化意义的基础养料。由是观之,在民族地区,传承乡土知识就是延续地方社群共享的文化之根,就是建设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维护民族团结这条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对于繁衍生息在特定乡土知识体系中的各族人民来说,传承特定的乡土知识对于实现和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良好局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2年11月,教育部办

[传承乡土知识 促进民族团结] 传承民族团结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7-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