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下垂的预防及护理
第一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定义
足下垂也叫尖足
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
足跟腱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
第二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关于足下垂的预防及护理
第一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定义
足下垂也叫尖足
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
足跟腱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
第二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临床表现
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是拖拉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触地面。
昏迷
瘫痪
下肢功能障碍
长期卧床
足下垂
第三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
神经的损伤
长期的废用
外界长久的压迫
第四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高危人群:
截瘫、偏瘫、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压迫
腰5神经根、腓总神经损伤、长期卧床、下肢
石膏固定、皮套牵引或骨牵引等长期制动的患者
第五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预防
踝关节的摆放
患者平卧位,使足底与床面垂直,
足尖向上居中,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
第六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踝关节背曲运动
患者仰卧位,踝关节做背屈、外翻运动
第七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伸髋、屈膝、背屈踝运动
患者仰卧位,患腿伸髋、屈膝垂于床边
治疗者托住患者足使其处于背曲位,并向头侧运动
第八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在不同时期如何预防足下垂
(一)卧床期
(二)离床期
(三)步行期
第九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一)卧床期
长期卧床病人或截瘫病人,如果忽视了踝关节的运动,由于力矩的作用,足可绕踝旋转而发生跖屈
第十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1、当患者只能卧床时,无论是平卧位还是侧卧位,都不能让足悬空。需要在足部垫一个软垫,还要避免重物压迫
第十一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2、偏瘫者2-3小时改变体位,保持良好肢位,侧卧时背部要有依靠,偏瘫侧的膝下垫起,保证偏瘫侧下肢不外旋
第十二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3、睡眠时可采取布鞋疗法
第十三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二)离床期
1、轮椅训练:过了急性期,经医生许可,开始作轮椅乘车训练
2、座位训练:以能做轮椅的患者为对象,每日进行2次,此时脚底要踩着轮椅的踏板,保持良肢位
第十四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三)步行期
1、坐轮椅或是坐位时足底着地面作背屈训练
2、行走训练:鼓励指导患者早日下床站立活动
第十五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康复护理
足部温热疗法
康复锻炼
针刺与按摩
佩戴支具等
第十六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足部温热疗法:
这是利用物理作用,使组织升温后再降温,达到促进炎症吸收,增加局部神经营养,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先用38~40度温水浸泡患足8-10分钟,再用15-20度的冷水浸泡8-10分钟,反复3遍,每日2次,坚持1-2个月
第十七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针刺与按摩:
当患肢痉挛状态缓解后,可对患肢行针刺和按摩疗法,针刺可起到对潜在神经反射的刺激作用。按摩时手法要注意调节,肌张力高时用安抚性质的按摩,肌张力低时予揉搓按摩。
第十八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康复护理:
使用踝足矫形器、下垂矫形器、小腿
矫形器。采用专用防旋鞋
第十九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二十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二十一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足下垂的预防及护理
1、制定预防足下垂的护理指引,自制或购买足下垂的相关用具。
2、培训护士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昏迷、长期卧床、下肢外固定制动患者。
第二十二张,共二十七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3、截瘫、腓总神经损伤、足部不能背伸的患者卧床休息时保持足中立位。踝关节背伸90°。在足部垫一软枕,避免足部悬空。
4、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足下辅
足下垂的预防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