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门水文地质学>> 教材 >> 专门水文地质学
第六章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
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岩土水文地质性能大小的数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 资料,主要包括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承压含水层贮水系数、潜水含水层的给水量少,给水度则大;二是颗粒大小、级配及分选程度决定了空隙大小, 级配愈不均匀,给水度就愈小,反之,级配均匀,给水度愈大。
土颗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相同的。粘滞性大的给 水性弱;粘滞性小的给水性强。同时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的多少,与水温的高低 关系密切。水温愈高,水中溶解的物质愈多,含量愈大;反之亦然。另外,水温常常受气温 的影响,因此水温与气温也往往影响给水度的大小。
潜水变幅带给水度受毛管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很明显。潜水位在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范围 内,土层重力疏干排水过程完成后,土中除保持结合水、孔角毛管水、悬挂毛管水外,而且 还有毛管上升水,即土层在重力水疏干过程结束后,实际持水量大于其最大的田间持水量。 地下水埋深愈浅,保持在其中的毛管上升水量就多,则给水度愈小;地下水埋深愈大,在变 幅带内的毛管上升水就保持得愈小,则给水度相应增大。当地下水埋深等于或大于毛管水最 大上升高度后,毛管上升水才不影响给水度的大小,其值才趋于稳定。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可利用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确定,或 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的方法确定,但必须保持含水层的天然结构。
(一)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且观测 孔离抽水井的距离和深度、抽水延续时间、抽水量的控制和动水位的观测等都必须满足一定 的技术要求,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井流公式
求解潜水井流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博尔顿模型和纽曼模型。
(1)博尔顿井流模型的解析解表达式:
(6-1)
(适用于小的t值)
(适用于大的t值)
r2 p
k u =
a 4 Tt
式中s—观测孔水位降深(m);
r—观测孔距抽水井的距离(m);
U"T一导水系数(m2/d);
S—贮水系数;
Q—抽水量(m3/d)
a —延迟指数的倒数;
D—疏干因素,D = \,7 /ap
W (ua ,, r / D)—博尔顿井函数,可查阅相关书籍。
(2)纽曼井流模型的解析解表达式:
对于降深前期和降深后期可分别求解。对于和抽水井深度相同的观测孔有:
降深后期的解为
厂 s = 4QTSD(七,8)
Tt
\ t =
s r 2 S
(6-2)
(6-3)
广 s =告 sd (ty, 8)
Tt t =
< s r2 |i
式中 K —横向渗透系数(m/d);
r
K一垂向渗透系数(m/d)。
以上两个井流模型的解分别做出了潜水含水层中完整井定流量抽水时的博尔顿标准曲 线(APrickett)和纽曼标准曲线(SPNeuman)。
求解水文地质参数
通常根据抽水试验的s〜t曲线,进行解析推断,求出给水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1) 标准曲线法(配线法) 配线法的具体步骤各教科书中均有详细介绍,需要指出 的是,为了求取给水度值,主要是拟合抽水试验的s〜t曲线(取双对数坐标)的后半部分 曲线,所以抽水试验延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7-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