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阳学说
第一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阴阳五行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相互关联的基础上。
相对性: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阴阳中复有阴阳(可分性)。
(计算机0101)
第十三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例:昼为阳,夜为阴,而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阳的特征不断增加,故为阳中之阳,下午太阳西斜,阳的特征渐减,故为阳中之阴;黑夜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阴的特征渐增,为阴中之阴,后半夜阴的特征渐减,为阴中之阳。
阳中之阳
午
阳中之阴
夜
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
晨
夕
第十四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阴阳学说
(二)阴阳的属性特征
阳
温 热
明 亮
兴 奋
上 升
向 外
运 动
无 形
阴
寒 凉
阴 暗
抑 制
下 降
向 内
静 止
有 形
第十五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阴阳学说
(三)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学说的核心是阐述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通过这些关系以认识自然界万物生长。发 展和变化的内在机理及规律。阴阳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阴阳的 对立制约
2、阴阳的 互根互用
3、阴阳的 消长和平衡
4、阴阳的 相互转化
5、阴阳的 交感相错
第十六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阴阳学说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制约,古人称之为阴阳相反。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凡阴阳属性都是对立的矛盾的,
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属性相对立的基础上,阴阳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表现出阴强则阳弱,阳胜则阴退的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
第十七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十八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阴阳学说
阴阳的对立制约在人的生理、病理过程中也是广泛地存在的。
以疾病过程为例,其实质就是致病因素和抗病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对抗的过程。邪盛则病进,正胜则邪退。邪正之间始终体现出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第十九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阴阳学说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古人称之为阴阳相成,也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凡阴阳,皆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意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均以对立面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故《医贯砭·阴阳论》指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第二十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阴阳学说
阴阳“互根”的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还体现出相互滋生、助长、互用的特点。如古人认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合成—分解)
第二十一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第二十二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属性相反(绝对的)
制约——相互克制(相对的)
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绝对的)
互用——相互促进(相对的)
第二十三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阴阳学说
3、阴阳的消长和平衡
阴阳的消长,指的是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所谓“消”,意为减少,消耗;
所谓“长”,意为增多,增长;
它们指的是数量的变化。
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第二十四张,共六十五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古代思想家以消长来概括阴阳的运动变化。其基本形式包括两类:
一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表现为阴阳双方的你强我弱,我强你弱,这种形式主要是和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相联系的。
另一则是阴阳皆消,或者阴阳皆长,
阴阳学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