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
2、知道1千克=1000克。会合理使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3、认识常用秤。
4、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
2、知道1千克=1000克。会合理使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3、认识常用秤。
4、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会使用正确的质量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食用盐、1千克的洗衣粉一袋、各种小食品包装袋、天平、盘秤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最爱做游戏了,刚才下课我看见你们都在玩《背背翘翘》,老师也想玩,那谁愿意和老师玩呢?谁能背得动老师呢?
生不说话。
师:为什么不愿意和老师玩呀?
生1:我们背不动老师。
生2:老师太重了。
生3:老师比我们的伙伴重。
师:呵呵,是啊,老师太重了,所以你们怕背不动。下面在教室里选一样东西,用手拿一拿,感受一下它的重量……看来任何物体都是有轻重的,那么你知道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有哪些吗?
生:斤、公斤、两、克、千克……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但斤和两是我国过去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现在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还有吨。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游戏引入,氛围轻松。
二、认识克和千克
1、找一找:你在哪里看见过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
学生四人小组展示各种小食品包装袋,读一读食品的质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认识克,感觉1克物体的质量
师:克是一个很小的质量单位,你能猜猜1克有多重吗?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
师: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就是1克。下面请大家拿起你们桌子上的一枚2分硬币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
生1:很轻,就像没有一样……
生2:特别轻,像一张纸一样……
板书:轻
师:为了能将1克有多重记牢,请大家再拿起2分硬币,感觉1克的重量。
师:找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克呢?
(乒乓球、图钉、药片、小螺丝、纽扣……)
师:大家真聪明,找的真不少。现在你知道克是用来计量比较重的物体呢还是比较轻的物体呢?
生: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克来表示。
设计意图:1克是非常轻的,要想准确的建立1克的概念需要借助一些参照物。反复地掂两次二分硬币,学生能更深刻地记住1克该有多轻。更好地帮助他们建立起1克的概念模型。
3、认识1千克,感觉1千克的重量。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感觉了1克物体的重量,那么你们知道十枚这样的2分硬币是多少克呢?
生:10克
师:那100枚呢、500枚呢?
生:100克、500克。
师:请大家拿起你桌上的盐(一包)掂一掂,感觉一下与刚才的一枚2分硬币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盐比1枚2分硬币重多了。
师:看看盐的质量。
生:500克。
师:那么1000克有多重呢?老师这有一袋洗衣粉,谁来掂一掂?说说和前面的那包盐比有什么感觉
(修改)克和千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