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初级中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一、 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 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 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 果。
2、 技术性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 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 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 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3、 基础性原则。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 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 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 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 适应性原则。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 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
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 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 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5、 开放性原则。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 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 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 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 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 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 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 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 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 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6、 安全性原则。劳动技术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技术课的主要教学 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 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 施。劳动技术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 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 用品;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五、途径和方法
1、 组织领导。德育处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技术课专用教室;建 设足够的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 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2、 师资建设。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学校劳技 教师没有专职,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兼 职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专职
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