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在一起,有时与函数的定义域、充要条件、判
2016 全国乙,理 1 断命题真假、数或式的大小比较、不等式的
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
2016 全国丙,理 1 恒成立及同解变形等问题结合在一起.
联系.
2018 全国 1,理 2
,对给定的一元
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
考纲要求 五年考题统计 命题角度分析
.
“若 p,则 q”形式
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 2016 全国甲,理 充要条件的判断,
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 14 容是数学科比较基础的知识,概念虽多,但比较容易理解,要
命题的相互关系. 2017 全国 1,理 3 求学生会判断命题的真假;会判断 p 是 q 的必要条件、充分
、充分条 条件或充要条件.
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考纲要求 五年考题统计 命题角度分析
“或”“且”“非”的
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的真假判断
含义.
2014 全国Ⅰ,理 9 及其否定,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及真假判断是
2015 全国Ⅰ,理 3 近年来高考有所考查的内容,常与方程、不等式、函数
量词的意义.
知识结合,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
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第二章 函数
函数及其表示
考纲要求 五年考题统计 命题角度分析
,会求一些简单函数
2015 全国Ⅱ, :函数的定义域、分段
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理 5 函数,以及与函数有关的方程、不等式;
,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
2017 全国 3, :分段函数,主要涉及
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
理 15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最值、单调性等问题;
函数.
2018 全国 1, :函数的基本概念难度较小;分
,并能简单应用(函数
2020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 思维导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