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测量教学反思
三年级测量教学反思1
测量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很感爱好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学问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休戚相关的生活。上完第一课我有如下感受。
这节课是测量单元的第一课时,
三年级测量教学反思
三年级测量教学反思1
测量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很感爱好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学问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休戚相关的生活。上完第一课我有如下感受。
这节课是测量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三册的时候学生已经相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1厘米,这节课是其次阶段的学习,再相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课前复习让学生回忆有关测量的学问,为学生依据1厘米的长度估计吸管的长度做一个铺垫,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力,也可以让学生初步相识到10厘米的长度。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的估计实力还是比较好的,估计的结果都比较接近。然后通过动手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触摸体验1分米的长度,感受1分米,在这个环节由于有的学生急于测量,没有留意到我的提示导致有的学生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我想假如这个地方先让同桌相互检查后再汇报效果就会更好些。接下来设计的物体的环节就是让学生依据所体验、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运用,把课本学问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更干脆的体验1分米,做到学问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从学习中看,学生找到生活中是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东西比较多,有的学生说得都停不了,为了满意学生的愿望我临时想到让学生把这个内容写到数学日记里。学习1毫米的时候也采纳了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测量学生铅笔盒中较短的一支铅笔的长度,从面引出对毫米这个单位的须要,很顺当地引出毫米,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资源进行教学。
这节课我认为闪光点有两个,这两个闪光点都来自学生,一是当我让学生在米尺上找1分米时,有的学生说出了一大箩后,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觉只要够10厘米长都是1分米。”归纳得多好啊,把前面学生说的一大堆用一句话概括了;二是我让学生探讨米、分米、厘米三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时,有一个小组的成员探讨出当分米长到1岁时,厘米就要长到10岁,多好的比方啊!这样形象生动地记忆了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从这两个闪光点我无不佩服学生的思维,他们的脑里常常会出现很多很有创意的想法,我要当心翼翼地爱护好。
三年级测量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相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学问,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状况来说明的。第一种状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索: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其次种状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
三年级测量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