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乌梅丸加减治疗胃肠病举隅.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乌梅丸加减治疗胃肠病举隅
史春梅 关键词:胃肠病;乌梅丸;中医药疗效
中图分类号::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39-02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乌梅丸加减治疗胃肠病举隅
史春梅 关键词:胃肠病;乌梅丸;中医药疗效
中图分类号::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39-02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脉微而厥,……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厥阴肝经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木能疏土,参与消化,病入厥阴则木火上炎,疏泄失常,因而发生上热下寒的胃肠证候,厥阴经脉挟胃贯膈,肝经气火循经上扰,所以心中疼热,嘈杂似饥。在临床上凡遇到肝木横逆,犯胃乘脾所致寒热错杂之证均可用乌梅丸治疗。笔者用本方治疗胃痛、便秘、泄泻、腹痛均获良效,现将治验举隅报道如下。
1胃痛
张某,女,52岁。因胃痛2a就诊。症见:胃闷胀痛,灼热,呃逆,进食后加重,口苦,心烦,纳差,大便稀,神疲乏力,舌红苔少微黄,脉弱。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部分糜烂(中度),十二指肠球炎(轻度)。HP(+)。证属上热下寒,肝木克土。治以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和胃止痛。方用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30g,细辛6g,干姜15g,黄连10g,肉桂10g,当归20g,黄柏15g,桂枝15g,党参20g,花椒15g,半夏15g,白术20g,青皮15g,茯苓30g,2日1剂,1日3次,服后症状明显缓解,效不更方,又继服10剂后,随访2a未复发。
按:胃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多由寒邪、饮食、肝气横逆犯胃,脾胃虚寒所致,该患者胃痛日久,肝郁乘脾土,故见胃闷胀痛,呃逆;郁久化热,故见灼热,口苦,心烦;脾阳不振,故见纳差,大便稀,神疲乏力,结合舌脉象,为寒热错杂之症,故用乌梅丸以滋阴清热,温阳通降,加青皮以理气,半夏、白术燥湿健脾,以达和胃止痛之功。
2便秘
蒋某,男,60岁。因脑胶质瘤术后3月伴便秘半月就诊。现症见:大便秘结,4~7d1次,量少质粘不畅,面色白,腹胀,纳食少,怕冷,小便多,舌红苔黄,脉弱。结肠镜检查未见占位病变。证属寒热错杂,治以温阳清热并燥湿通便。方用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30g,细辛6g,生地15g,黄连10g,肉桂6g,当归20g,黄柏15g,桂枝15g,玄参20g,花椒15g,半夏15g,苍术20g,槟榔20g,麻仁30g,厚朴15g,枳实15g,肉苁蓉15g,薏苡仁20g,2日1剂,1日3次,连服3剂后大便通畅,1~2日解1次。
按: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多由肠胃积热、气滞、血虚、寒凝所致,该患者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气血两亏,肠道失于温润,肠胃气阻,则脾气不运,日久湿热内生,故形成寒热互结兼湿之证,故用乌梅丸以滋阴清热,温阳通降,理气健脾。
3泄泻
[KG(]赵某,男,38岁。因腹泻稀水样便3a就诊。现症见:大便每日3~7次,为稀水样便,时而夹有粘液,无脓血,饮食少,腹胀,

乌梅丸加减治疗胃肠病举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刘禅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