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单
【课 题】:《为你翻开一扇门》
【备 课 组】:初一语文组
【主 备 人】:陈永涛
【备课时间】:暑期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1.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请下载)
4.上文中的“你”即文学,作者把文学当成有感情的人来写。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请下载)
5.文章语言生动凝练,意味深长。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句话?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请下载)
6.你对文学肯定也有自己的体会吧,请用几句话把你心中的文学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请下载)
7.根据上文内容,模拟画线的句子的款式,续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精品文档请下载)
8.从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各举一个例子,详细说明文中加粗的两种人对你的影响(要求写出作品的名称和人物的名字及对你的影响)。(精品文档请下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请下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
忆 读 书
冰 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场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场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精品文档请下载)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精品文档请下载)
9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方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精品文档请下载)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分久必合"的结局.(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热爱古典诗词,但可以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
9
“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非常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精品文档请下载)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土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精品文档请下载)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
复件《为你打开一扇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