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托尼:
大学二年级那年,有一天我昂首阔步,兴冲冲地来到图书
馆,问图书管理员说,在哪儿可以找到一本谈人的大脑和如何
使用大脑的书。她立即指点我去医学图书部!
我跟她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动大脑手术,而只是想知道
如何使用大脑。她很客气地对我说,没有这样的书。
我万分惊奇地离开了图书馆。
跟身边的人一样,我也经历了大学生中间常见的“朝圣之
旅”:我慢慢地意识到,学术著作阅读量不断增多,在所要求的
思维能力、创造力、记忆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
压力下,大脑开始屈服了。而且,跟别人一样,我也体会到,
不仅学习所得越来越少,而且一无所获的情况与日俱增。记的
笔记越多,越是用功学习,我的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这两种情况,从逻辑上来说,无论哪一种都会把我引向灾
难。如果减少学习时间,我又不能吸收合适的信息,后果就是
使我的成绩愈来愈差;如果更用心地学,花
更多的时间,转来转去还是会以失败而告终。
那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意识到,找不到所需要的书
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件坏事,实际上反倒是件好事。因为,
如果没有这类的书,那我就碰巧找到了一个冷门,而这片尚未
开垦的处女地却是异常重要的。
我开始研究了,只要是觉得有助于解决下列基本问题的知
识领域我都要去走一趟:
•怎样知道如何学习?
•人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有哪些是最佳的记忆技巧?
•有哪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技巧?
•目前最好的阅读技巧有哪些?
•眼下有哪些最好的普遍思维技巧?
•有没有开发新的思维技巧或者一个总体方法的可能性存
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习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
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
创造性思维和普通科学。我慢慢地意识到,如果让人类大脑的
各个物理方面与智力技巧彼此协同工作而不是彼此分隔,则其
发挥作用的效益和效率都会更高。
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可以产生极为重要和满意的结果:例如,
只是简单地把词汇和色彩这两种大脑皮层技术合并在一起,就
使我记笔记的效果大为改观。在笔记内容上简单地加上两种颜
色,就可以把记忆涂色内容的效率提高百分之一百。也许更为
重要的是,这使我非常喜欢自己干的事情。
总体的结构慢慢地出现了,这中间,我开始当辅导老师了,
权当一种爱好,专教一些被认为是“学习残疾人”、“无药可救”、
“不良少年”、“落后生”和“问题少年”的小学生。这些所谓
的“掉队分子”都很快转变成好学生了,其中一些还变成了各
自班上的尖子。
有个年轻女孩,名叫芭芭拉,学校说她的智商是有记载以
来最低的一个。学习了一个月的学习技巧之后,她把智商提高
到了 160,最后以高材生的身分从大学毕业了。帕特是位有特殊
天才的美国女孩,她曾被人错误地归入学习不行之列。在她打
破好几项创造力和记忆力的纪录之后,她说:“我并不是学习不
行,我是被人剥夺了学习权利!”
七十年代早期,人工智能早已到来,我本可以买一台一兆
字节的电脑,再收到一本 1,000 页的操作手册。可是,在我们这
个文明发达的进步阶段,大家都是带着复杂得令人吃惊的生物
电脑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生物电脑比任何已知的电脑还要快
10 的几十次方,而我们的操作手册在哪里?!
从那时起,我决定写一套基于这种研究的丛书:《大脑及其
使用百科全书》;我是一九七一年开始的,我,一边干,一边看
到远方露出了更清晰的图景——那就是,放射性思维和思维导
图的概念不断成熟。
在这一发现的初期,我只看到了思维导图在记忆方面的主
要用途。然而,我兄弟巴利与我辩论数月后,使我相信,这种
技巧应用在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同样重要。
巴利一直就在以非常不同的角度研究思维导图理论,他的
贡献加快了我开发思维导图的过程。他的故事曲折复杂,最好
由他本人来讲。
巴利:
七十年代到伦敦安家不久,我与托尼的思维导图思想不谋
而合。当时,这个想法尚处在成形期,刚刚才露出了它的嫩芽,
可是,与记笔记时只是简单地记一些关键词已然不同。这只是
托尼有关学习方法和理解人脑更为广泛的日程当中的一个部
分。有时候,我也参与托尼的工作,为这个开发过程敲一下边
鼓。直到把这个方法运用到博士论文的写作时,我才认真地介
入了此事。
思维导图真正吸引我的,倒不是托尼一直醉心其中的记笔
记法,而是做笔记法。我不仅需要组织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
而且需要澄清自己的思想,回答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政治问题:
为什么和平运动几乎总是没有能够达到其声称的目的。我的体
会是,思维导图是一个更为有用的思维工具,因为
思维导图讲座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