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村镇供水工程施工及验收
村镇供水工程施工及验收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农村供水工程地表水源工程的验收时,应请水源管理单位参加。
地下水源工程(水源井)
地下水源工程主要指水源井,包括管井、大口井、辐射井等等。
管井
(1)成井及井管安装
在松散、破碎或水敏性地层中凿井时,应采用泥浆护壁。成井过程中设置的护口管,应保证在管井施工过程中不松动,井口不坍塌。
井管安装前,应检查井管质量,并应探测井孔。泥浆护壁的井,应适当稀释泥浆,并清除井底的稠泥浆;采用填砾过滤器的管井,应设置找中器。
(2)过滤器
过滤器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结构坚固、抗腐蚀性强且不易堵塞。其长度应根据可开采含水层的累计厚度、富水性、设计取水量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可开采含水层累计厚度不超过30m时,过滤器长度可按含水层累计厚度取值)。过滤器骨架管的穿孔形状、尺寸和排列方式,应根据管材强度和加工工艺确定,孔隙率宜为15%~30%。
缠丝过滤器,骨架管应有纵向垫筋,垫筋高度6~8mm,垫筋间距应保证缠丝距管壁2~4mm,垫筋两端设挡箍;缠丝材料应无毒、耐腐蚀、抗拉强度大和膨胀系数小;缠丝断面形状宜为梯形或三角形;缠丝孔隙尺寸应根据含水层的颗粒组成和均匀性确定。
过滤器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300mm。
(3)封闭非取水层
凿井时,应对设计含水层进行复核,校正进水段的设计位置和长度,封闭非取水含水层。
井口周围也应用不透水材料封闭,封闭深度不宜小于3m。对不良含水层和其它非开采含水层应进行封闭。封闭材料可为粘土球或水泥砂浆等;选用的隔水层,单层厚度不宜小于5m;封闭位置宜超过拟封闭含水层上、下各不小于5m。管外封闭位置的上下偏差不得超过300mm。
(4)填砾和井径
填砾过滤器的管井,井管安装后,应及时进行填砾。滤料高度应超过过滤器的上端;滤料宜用磨圆度较好的硅质砾石,不应含土和杂物,严禁使用棱角碎石;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应小于2。
填砾时,滤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随填随测。当发现填入数量及深度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
非填砾过滤器的管井,井孔直径应大于井管外径100mm。填砾过滤器的管井,取水含水层为中、粗砂时,井孔直径应大于井管外径200mm;取水含水层为粉、细砂时,井孔直径应大于井管外径300mm。
(5)洗井和抽水试验
成井后应及时进行洗井。松散层的管井在井管强度允许时,宜采用活塞与压缩空气联合洗井;泥浆护壁的管井,当井壁泥皮不易排除时,宜采用化学洗井与其他洗井方法联合进行。洗井过程中应及时观测出水量和含砂量,当出水量达到设计要求或连续两次单位出水量之差小于10%且出水含砂量小于1/200000(体积比)时,方可结束洗井。
洗井结束后,应捞取井内沉淀物并进行抽水试验。抽水试验的下降次数宜为一次,出水量不宜小于管井的设计出水量;抽水试验的水位和出水量应连续进行观测,稳定延续时间为6~8h,管井出水量和动水位应按稳定值确定。
(6)主要验收内容及验收资料
井身应圆正、垂直,小于或等于100m的井段,顶角倾斜不应超过1°;大于100m的井段,应控制每100m顶角倾斜的递增速度不超过°,井段和井身不得有突变。水井的出水量应基本符合设计出水量,水质应符合要求。
成井后施工单位应提交以下资料:管井结构和地层柱状图、含水层砂样及滤料的颗粒分析资料、抽水试验资料、出水量与含砂量、水质分析成果、成井报告。
大口井
(1)井壁与井筒
大口井的井壁材料和厚度,应根据井深、井径、施工工艺、当地材料和经济比较,通过受力计算确定。
采用沉井法施工的大口井,钢筋混凝土井筒井径小于4m时,壁厚宜为350~400mm;井径大于4m时,壁厚宜为400~500mm。
钢筋混凝土井筒应在下端设钢筋混凝土刃脚;刃脚外径应比井筒外径大100~200mm,刃脚高度可为~。
(2)井底进水
井底进水结构,卵砾石含水层井底可不设反滤层,其他含水层井底应铺设3~5层凹弧形反滤层,每层厚
200~300mm,弧底总厚度600~1500mm,刃脚处应比弧底加厚20%~30%。铺设井底反滤层时,应将井中水位降到井底以下,在前一层铺设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设次层。两相邻反滤层的粒径比宜为2~4。
(3)井壁进水
井壁进水,混凝土井壁宜采用直径为50~100mm的圆形进水孔;浆砌砖、石井壁宜采用矩形进水孔或插入短管进水。进水孔应交错布置,孔隙率宜为15%~20%;进水孔滤料宜分两层,且填充密实。在中砂
村镇供水工程施工及验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