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育学课程作为师范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同学将来所从事的老师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笔者发觉,同学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观性并不高,2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育学课程作为师范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同学将来所从事的老师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笔者发觉,同学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观性并不高,大多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来上课,上课不学习,考前要重点,考后忙打听,成为这门课程的真实写照。面对这样的情景,任课老师在访谈以及书面调查的基础上,从课程本身和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面着手,进行了教学反思,发觉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定位偏差
当前的教育学课程偏重教育理论学问的学习,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把握,对教育实践者而言,该课程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有人说:“只要当过同学就能当了老师”。这是对教育学课程的最大讽刺。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从事老师工作的同学多数认为教育学课程对他们应聘工作和当前工作没有关怀。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定位于师范生对基础学问和基本理论的把握,留意师范生对书本学问的把握,而书本学问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比较弱。
(二)课程内容陈旧
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力气,在教育学课程中无法获得和培育。纵观当前教育学课程体系,主要是围绕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体系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围绕教育基本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管理论开放。理论偏多,内容空洞,很多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正确的废话”来概括比较合适。教学内容不能紧密结合当前课改要求,很多教育改革的新阅历、新观点没有反映在教学中,如课程设计、导课、说课等技能的系统把握,以及教学方法内容方面只有教的方法,课改提倡的教与学新方法没有涉及,缺少学的方法的指导,很多内容陈旧繁冗,理论和实践的价值较低,老师讲课没有劝告力,同学学习没有动力。
2
(三)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老师限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接受满堂灌的方式对教育理论学问进行讲授,同学在课堂处于被动状态,思想完全被束缚,老师所讲内容就是“圣经”(这是考试评价时的标准),容不得半点质疑。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局限于老师摆出理论,然后举例分析,同学抄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相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同学学习的乐观性,甚至对其将来的老师生涯有深远影响。媒体教学应用不足,老师把媒体教室当做板书的另一种模式而已,缺少制造性和新颖性。老师讲的累,同学写的累,严峻影响了老师教与同学学的乐观性。
(四)课程评价机械
当前,依据我校对公共课程的管理规范,教育学课程的评价主要由2部分构成:平常成果20%,主要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和作业三方面,考试成果8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果。一方面,同学的课堂提问和作业要求量化,致使老师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探究得不到应有的呈现,老师在教学中的灵敏性和同学在课堂中的多样性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另一方面,卷面成果主要考查同学对理论学问的识记,缺乏对实践应用力气的考查,导致评价方式机械呆板。
4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探究与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