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帝粒子”的发现.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2 —
“上帝粒子”的发现
7月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由于这天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正式宣布,通过“大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上以上(u)、下(d)两“味”(flavor),和红、绿、蓝三“色”(color)来辨识。
(2)电子和中微子合称轻子(lepton),它本身就是根本粒子。夸克和轻子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3)传递根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统称“模范场玻色子”(gauge boson)。它们包括两大类:传递“强作用”,也就是把夸克结合成为强子的,是8种“胶子”(gluon)。传递“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它们合称“电弱作用”)的,是4种介子,即光子和80年头察觉的Z、W+、W-粒子。
(4)上述模范场玻色子本来没有质量(这里指静止质量),但由于第五种介子,即希格斯粒子的特殊作用(这称为“希格斯机制”),Z和W+、W-等3种介子获得了巨大质量,它们所传递的弱作用因此成为“短程”,而且在低能量区变得相对微弱,因此犹如变得和电磁作用完全不一样了。此外,夸克和轻子的质量(它们的差异极大,最多达成几万倍)很可能也都是通过希格斯机制产生——也就是说,希格斯粒子是一切根本粒子的质量之源。但在目前,这还只是一种想法,一个梦想而已。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4 —
(5)结果,上述的布局在理论上完整,但实际上并不完全,由于除了以上一组8颗根本粒子(6颗夸克,两颗轻子,反粒子不计)以外,俨然还有性质、布局完全一致,但相应质量却更大的两个“复制组”。就轻子而言,这包括mu粒子及其对应中微子,和tau粒子及其对应中微子;就夸克而言,这包括“异(strange)、粲(charm)”和“顶(top)、底(bottom)”这两对,而且它们同样各有“三色”。因此,每个复制组同样有6颗夸克,两颗轻子,但它们都是高度不稳定的(中微子除外)。这样,所谓“根本粒子”的总数就不是1组8颗,而变为3组24颗了。为何它们需要自我“复制”两次?是否还有质量更高,但迄今未曾察觉的其他“复制组”?这问题至今还无人能解。
在过去30年间,上述“标准模型”获得了巨大告成:它能够应用少数物理常数,相当切实和全面地解释处于1Gev (109ev,1ev=×10-19焦耳能量) 至1Tev (1012ev) 之间的大量高能粒子现象,例如计算粒子的散射、产生,以及强子的质量、衰变等等,甚至还能说明夸克为何不能够在强子以外独立存在(所谓“幽禁”),但在其内部却又处于自由状态(所谓“渐近自由”)等特殊现象。更加是,70年头察觉粲与反粲夸克所形成的J/ψ粒子,80年头察觉W和Z介子,1995年察觉顶夸克等等,都表明了标准模型根据群论所预先想象的布局,因而轰动一时。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4 —
物理学界的严峻问题
顶夸克是在美国费米国家测验室的Tevatron对撞机上察觉的。这对撞机的原理是,,将质子束和反质子束各加速到1Tev,然后令它们以统共2Tev的能量对撞,并以高速探测器和电子计算机分析所产生的结果。其后,物理学家持

“上帝粒子”的发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小yi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7-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