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神经系统解剖
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自主神经)
功能
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
维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统一
基本活动方式是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是人体中占主导地位的调节机构。
反射
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色泽灰暗,称灰质。机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灰质块称神经核。
,颜色苍白,称白质。
,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神经核散在其中的部位,称网状结构。
,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神经节;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并由结缔组织包裹,称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
脑干(延髓、脑桥和中脑)
间脑
小脑
大脑
一、脊髓和脊神经
(一)位置和外形
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平于第一腰椎体下缘(成人),表面有几条纵形的沟裂。
脊髓31节段
颈段8节(-8)
胸段12节(-12)
腰段5节(-5)
骶段5节(-5)
尾段1节( )
颈膨大
腰膨大
脊髓圆锥
终丝
(成“H”形或蝶形,灰质中央有贯穿脊髓全长的中央管)
前角后角
中间带侧角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重点)
前索后索
外侧索
前索
前角
后角
在白质的三个索内。有纵行的纤维束形成了脊髓与脑或脊髓不同节段间的联系通路
感觉
运动
(感觉纤维束)(重点)
(1)薄束和楔束
功能:传导同侧下半身(薄束)和上半身(楔束)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脑束
1> 脊髓丘脑侧束
功能:传递痛温觉信息
2> 脊髓丘脑前束
功能:传递粗触觉和压觉,痒觉
(3) 脊髓小脑束
1> 脊髓小脑后束
2> 脊髓小脑前束
功能:传递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和外感觉信息至小脑
(运动纤维束)(重点)
(1)皮质脊髓束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行止于脊髓灰质
1> 皮质脊髓侧束为皮质脊髓束在延髓锥体交叉处交叉过的纤维;位于外侧索后部
2> 皮质脊髓前束为皮质脊髓束没有交叉过的纤维;位于前索最内侧
功能将大脑皮质的冲动直接或间接地传给前角运动神经元,以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2) 红核脊髓束
起于中脑红核,交叉至对侧,在外侧索内下行,止于灰质; 兴奋支配屈肌的神经元
(3) 前庭脊髓束
起于前庭神经外侧核,在同侧前索外侧部下行,兴奋支配伸肌的神经元
(4) 网状脊髓束(5) 顶盖脊髓束(6) 内侧纵束
(三)脊髓的功能
脊髓白质内上行纤维束,将来自躯干、四肢及大部分内脏的信息上传至脑部,同时又经下行纤维束将脑所发放的信息下传到脊髓灰质,因而脊髓白质成为脑与脊髓灰质间联系的通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低级部位,其灰质内有许多反射中枢,完成一系列反射活动
脑的结构(重点)
小脑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解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