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老地产(精选5篇)
第一篇: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
继商业地产之后,养老地产正在成为各大开发商争夺的热点。
成都无我置业有限公司加入这个浪潮,针对老龄化的中国,开发了四川崇孝基地。
尝试养老地产的先行者还在不断增加。一的地产开发商已不在少数。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投资养老地产是“潜在的市场需求”。首创置业战略投资中心的一份市场分析报告指出,“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竞争中注意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老年人作为目标客户,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开发建设了适宜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住宅。”
此外,一些地产开发商还表示,近年来政府对商品房的调控力度逐年加强,也是地产商将目光投向养老地产的原因之一。“地产商在投资养老地产时会享受到政策优惠。地方政府看到发展养老事业和投资养老地产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补充,会在土地出让和税收方面提供优惠,吸引企业参与投资养老地产。”陈国强说。
养老地产盈利模式不尽相同
据记者了解,尽管很多地产开发商将目光投向了养老地产,但目前建成并交付入住的养老地产项目屈指可数。而养老地产的运作模式与盈利模式,在业内也被比喻为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前来看,已经投入使用并开始盈利的养老地产项目有北京太阳城和上海亲和源,而这两个项目分别代表了当前养老地产的两种盈利模式,前者是租售结合,后者是只租不售。”陈国强说。
6
“太阳城的立项名称叫作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此项目是用70%的土地做老年住宅,30%的土地用来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商业设施,比如医院、租住式老年公寓。区别是老年住宅是出售的,商业设施为非卖品,我们持有物业。”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凤泊告诉中者。朱凤泊所说的持有物业指的是北京太阳城银龄公寓。作为养老地产项目中的物业部分,银铃公寓并不出售,只用来为老年人提供租住服务。
对于养老地产如何实现盈利的问题,陈国强认为,“在大规模社会化的养老管理上我们缺乏经验。盈利模式走的是租售结合,自己持有养老社区设施,出售住宅类产品回笼资金。如果没有出售的途径,项目的投资就难以为继。必须通过租和售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企业资金链运转。”
对此,朱凤泊坦承,“第一桶金是老年住宅开发销售的时候淘到的。”此后,用利润支撑持有型养老物业的建设。养老型物业经营后形成经常性收益。经常性收益当中以养老公寓为主业,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比如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内的太阳城医院。
从北京市朝阳区政府退休后,徐老伯和老伴一起住在太阳城银龄公寓。他们租住的套间,每月要交纳2022多元房费,由于儿子在外地工作,不能及时照料,还花费3000元聘请了护工,如果算上伙食费和其他一些服务费,徐老伯夫妇每月一共要开销近6000元。此外,“入住时还交纳了40万元的保障金。”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2022年,北京市职工(多为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2元。徐老伯夫妇仅凭养老金也无法承受昂贵的租金,“住在这里的都是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我们的保障金也是儿子付的,不然也住不起。”徐老伯说。
6
对于当前养老公寓收取保障金的问题,陈国强认为,“老年公寓收取保障金,是一种融资的途径,因为配套设施,比如医疗机构也需要投入资金,而且建医疗机构回笼资金的周期长,收取保障金能够解决运营资金的问题。由此看来,要想把养老地产做到令人满意,地产商本身需要具备很强的实力才行。”
而只租不售的上海亲和源养老地产项目,采用的则是会员制的盈利模式。据亲和源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上海亲和源的收费主要分两块:年费和卡费。
据记者了解,亲和源有两种会员卡,A卡为“永久卡”,卡费89万元(需一次性缴纳),按户型分,小套、中套、、、。A卡可继承,可转让。
B卡为“终身卡”(15年),,卡费按照小套、中套、大套分,分别是45万、55万、88万元。
上海亲和源养老地产项目2022年营运至今,投入的成本还没有完全收回。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会员制收取的昂贵卡费无疑是在变相售房,而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养老地产今后的发展。
另外,一些地产商在开发住宅项目时也会加入养老住宅的元素进行销售。对于这种做法,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住宅区盖
一、两栋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楼房,使得住宅区有养老功能,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养老地产项目需要有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如果没有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未获得资质,充其量也只停留在养老地产概念上。”养老地产应突出服务功能
8
今年7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出,“政府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各级政府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
养老地产(精选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