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犹太人的家教观反思中国家庭教育
陈彦芙 犹太人经历了长期的民族灾难,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自己的国家。然而,在最艰难的日子里,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经济学家,如爱因斯坦、毕加索、马克思等,他们是犹太民族从犹太人的家教观反思中国家庭教育
陈彦芙 犹太人经历了长期的民族灾难,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自己的国家。然而,在最艰难的日子里,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经济学家,如爱因斯坦、毕加索、马克思等,他们是犹太民族的骄傲。犹太人之所以人才济济,与其独特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犹太人特别尊重知识。据说,当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差不多每个家庭的母亲都会打开《圣经》,把一滴蜂蜜洒在上面,再让孩子去吻它。紧接着,母亲就会告诉孩子:书是甜的。也就是说,父母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和知识是最重要的。在犹太人的家里,家中的书架一定要放在床头,如果放在床尾,就是对书和知识的大不敬。上个世纪9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个调查,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中,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
而在中国,笔者每次去书店或是图书馆都发现是冷冷清清的,有时看到几个席地而坐的贪婪读书者,常常会感动不已。图书馆里书架上有琳琅满目的书,问津者却寥寥,与之相反的是,各类考试复习资料的书店,却很火热。可见,中国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切。同样,在户外,偶尔遇到有奶奶领着心爱的宝贝玩耍,听到最多的也是“1+1=?”的“开发”幼儿智力的数学题。大部分学校都有图书馆,而真正到里边看书的又有几人?浮尘擦了又擦,抹了又抹,书香依旧。
再回过头来看看犹太人。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命呢?”如果回答钱和宝石,母亲就会耐心地开导孩子:“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以知识谋生存、靠智慧图发展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立身之本。
犹太人不仅尊重知识,而且还注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他们认为创新不是一味地模仿,只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就是“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大胆怀疑,随时提问。很多犹太家庭,父母遇到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句话就会问:“你又提问题了吗?”
反观中国家庭,他们又是怎样激发孩子的呢?“爸爸妈妈每天这么辛苦地挣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供你读书,以后不再像我们一样受苦受累?”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孩子明白,父母现在的辛苦,
从犹太人的家教观反思中国家庭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