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捞铁牛》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 、争论、和尚、船舱、拴住、潜到、沉没、绳子”等词语。
2. 有感法。右旁是“ ”,不是“ ”。同学们回忆一下,含“ ”旁的有哪些字(陷、馅),它们的读音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带韵母ian和an)含“ ”旁的有哪些字(滔、稻),它们的读音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带韵母ao);(2)写“潜”字时要留意右边与“赞”字有点相像,右下是“日”不是“贝”。










2.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新词,老师巡察指导。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查阅课外书,查找怀丙和尚的故事或有关水的浮力的课外小学问。
其次课时
一、 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陷进、拴住、潜到、船舱、铲到。
二、 视察图画,引入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视察画面。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怀丙和尚、水手、两只大木船、几只小木船、大鼓、旗帜)简洁地说说他们在干什么。(怀丙和尚指挥水手们打捞起铁牛。)
2. 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到打捞第一只铁牛的经过?(第四、五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打捞其他铁牛的经过?(第六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己学,要求仔细读书,思索:(出示投影题)
(1) 怀丙和尚用什么力气捞起铁牛?
(2) 依据课后思索·练习3的提示,想想带点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能不能用什么关联词把它们连起来?
、探讨。老师巡察。

(1) 怀丙和尚用什么力气捞起铁牛?(水的浮力)读出关键语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看有关“水的浮力”的演示:在玻璃缸中装入大半缸水,缸内盛一装有石子的圆口瓶,缸口上架一木尺,木尺的两端系上棉线,线下吊一铁块,沉入缸底。老师将圆口瓶内石块儿逐一取出,让学生视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缸底的铁块为什么会往上生?)通过视察沟通,得出结论:利用了水的浮力。










(2) 沟通:课后思索·练习3中带点词语之间的关系。
① 学生读思索·练习3中的这段话。
② 带点词语:“泥沙削减……船身向上浮……绳子越绷越紧……把铁牛向上拔”,这些词语之间可以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因为泥沙削减,所以船身向上浮;因为船身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铁牛被向上拔。)
,强调:带点词语表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词语要朗读的特殊分明。两个“渐渐地”、“越绷越紧”这几个词语也要读出味道来。学生读后评议。

(3) 学生读。
(4) 引导质疑: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铁牛太沉了,没方法拉上船;即使拉上船也因为太沉,不简单划到岸边: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放在水里拉回来,可以省力气。)
(5) 多么聪慧的和尚呀!把第四、五两自然段读一读。

(1) 学生读。
(2) 谁能以这一自然段为基础,结合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一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从淤泥里拖了回来。)










小结:同学们通过一段一段地读课文,读懂了内容,要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四、 习课文第四部分。

《捞铁牛》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ongzong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