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
第一页,共13页。
隔离措施
小汤山
第二页,共13页。
(一)、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建筑布局
;设置相应的诊疗与功能区域;流程清楚,路径便捷。

第一页,共13页。
隔离措施
小汤山
第二页,共13页。
(一)、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建筑布局
;设置相应的诊疗与功能区域;流程清楚,路径便捷。
,出入方便;并设预检分诊、隔离诊查室等。

第三页,共13页。
隔离要求
、儿科门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宜分开挂号、候诊。
,应配备适量的流动水洗手设备和/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疾病科门诊诊治,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
第四页,共13页。
(二)、隔离原则
,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粉色为灰沫传播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隔离。
第五页,共13页。
(三)、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标准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应减少搬运,如需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第六页,共13页。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脱下的隔离衣应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第七页,共13页。
(四)、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结核、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
第八页,共13页。
预防原则: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标准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预防:

,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的防护。
,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第九页,共13页。
医务人员的防护:
,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穿防护衣;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第十页,共13页。
(五)、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5um),在空气中短距离以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近距离(1m内)传播。
常见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有:百日咳、白喉、流脑等。
第十一页,共13页。
原则:标准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患者的隔离:


;当需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定期更换。
、患者与探视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或进行空气消毒。
第十二页,共13页。
THANK YOU
第十三页,共13页。

隔离措施知识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540 KB
  • 时间2022-07-18
最近更新